“沙戈荒”建设或造成水资源失衡?自然资源部回复

第一财经 2024-11-20 10:55:31

针对沙戈荒能源基地建设运行过程中有可能造成水资源失衡的问题,自然资源部近日在相关回复中表示,将在西北地区重点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全面掌握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动态变化等状况,并组织开展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等水资源专题调查评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农工党界别小组提出了一份题为《关于防范沙戈荒能源基地建设运行过程水资源失衡问题的提案》(下称《提案》)。《提案》反映,调研发现,沙戈荒基地多采用“光伏+生态修复”模式,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收益,但沙戈荒基地大部分处于水资源匮乏地区,其持续发展面临水资源硬约束和气候变化适应挑战,长期水资源和生态风险尚未引起关注。

“沙戈荒基地生态修复模式带来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提案》反映,调研发现,沙戈荒基地生态修复用水多为补给性差的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可持续性不强。如青海省共和县光伏基地主要采用地下水进行生态修复,内蒙古达拉特旗基地用水则以地下疏干水为主。沙戈荒基地多位于瑷珲—腾冲线以西,可用水资源总量少、来源单一且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下水补给困难。

此外,沙戈荒基地光伏板清洗过程中耗水不容忽视。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基地项目为例,仅光伏板清洗一项,每年耗水约为24万立方米,占当地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的11.4%;同时叠加生态修复持续大量用水,维持基地运转的水资源消耗总量相当大,且无法通过区域水循环过程重复利用。

调研还发现,沙戈荒基地建设光伏制氢项目进一步加剧供水矛盾。《提案》反映,由于技术限制,制取1千克氢气需要10千克~15千克蒸馏水。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某3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为例,电解水制氢能力规划2万吨/年,年耗水量将达到20万~30万吨。如沙戈荒基地装机总量一半制氢,则年用水量可高达生态补水44倍以上,必将进一步加剧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

自然资源部日前在答复上述《提案》时表示,该《提案》关注沙戈荒能源基地建设运行过程中水资源失衡问题,提出的做好水资源调查、建立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等制度、开展气候变化下的有关风险预估研究等建议,有利于促进西北地区沙戈荒能源基地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部介绍,已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我国陆域国土空间范围内的所有水体(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也包括液态水、固态水等)的水域空间、水储存量、水资源量、水资源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基础调查。

“其中,西北地区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区域,在调查掌握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和动态变化等的基础上,围绕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循环演变、水与相关生态系统关系、区域水平衡等开展水资源专题调查评价,支撑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答复说。

上述答复介绍,自然资源部门于2018年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10171个自动化监测站点建设任务,其中在西北内流区建设837处,实时动态监测该区域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等状况。为弥补西北内流区地下水监测站点不足,2019年以来又在该区域部署了13594个地下水位统测点,累计获取统测数据4.26万点次。

目前,自然资源部在西北干旱区已建设了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如依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等建设荒漠-绿洲生态监测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塔里木河源区绿洲水土过程与生态安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持续获取水循环、水生态等关键要素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及其生态效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工程专家张宗亮日前就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开发话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水风光资源与负荷中心呈现逆向分布规律,水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风、光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而负荷主要集中在华中及东南沿海地区。采用电解水制氢技术消纳风、光电力,既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及并网稳定性问题,又能利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燃料制氢减少碳排放,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开发过程中应统筹协调好新能源开发与电网消纳、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的关系。

自然资源部表示,下一步将在西北地区重点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全面掌握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动态变化等状况,并组织开展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等水资源专题调查评价;优先加强西北地区生态脆弱区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依托我部在西北干旱区建设的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沙戈荒地区的土地、水资源、生态监测研究。

1 阅读:554

第一财经

简介:第一财经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旗下的财经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