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文璇李家澍
编者按:近日,山东考古再迎重大发现,位于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的东安古城揭开神秘面纱,被确认为一处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建史、近3000年城市史的重要遗址。东安古城是如何发现的?它为历史上的多少“未解之谜”提供了答案?记者采访了东安古城主要发现和研究者、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任相宏,并前往东安古城现场一探究竟。
中国历史上有一桩著名的“悬案”:商、周更迭之时,一支东征的商朝大军全部失踪、下落不明。而今,东安古城的确认,或将驱散这一历史疑云。
让我们从尽人皆知的“牧野之战”说起。众所周知,纣王是殷商的亡国之君。民间故事常将他刻画为暴虐而好色的形象,但在正史之中,纣王并非如此不堪,他在位的时候,绵延了600多年的商朝已是日薄西山,还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
当时,西方的周人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东方的东夷诸国则对商朝虎视眈眈已久,正打算抓住机会向中原挺进。究竟应该把谁作为首要打击对象?纣王选择了东夷,这一决定最终葬送了他的王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洪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牧野之战时,商军主力正在外攻打东夷,国都朝歌空虚却遭突袭,纣王只得临时武装一批俘虏与奴隶以作抵抗,这群人本是乌合之众,后又临阵倒戈,于是周人仅用一天就灭了商。这也就是《左传·昭公十一年》中所说的“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王朝更替已是众人皆知的史实,然后有个问题却成了困扰后人的历史悬念,那就是商朝灭亡后,东征在外的商朝大军却就此全部失踪,下落不明。这支“消失的商军”到底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给无数的历史迷和“民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有的说他们去了朝鲜,有的说他们去了美洲成了印第安人的祖先。种种说法只能成为谈资,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而东安古城遗址发现的青铜器,却为这个历史疑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11月8日,记者在淄博市沂源县博物馆看到了东安古城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铜铙、弓形器和铜策,它们是东安村民1984年6月收麦时意外发现的。其中,铜铙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迄今为止均见于商末高级贵族墓葬中,放眼山东全省仅见三组;弓形器两端有铃,摇之有声,被多数学者认为是车马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洪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东安古城靠近东夷诸国,且因环山绕水具有比较强的军事属性,有可能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重要据点,商朝灭亡的时候,正在征伐东夷的商军失去了熟悉的家园,他们最有可能的去处,就是如东安古城这样残存的商朝“根据地”。
这样的推断与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李学勤(1933-2019)的见解不谋而合。李学勤认为,东夷就在如今的山东地区,他结合青铜器铭文,进一步推证商军的出征路线为“兖州—新泰—青州—潍坊”。巧合的是,东安古城正处在这个路线的“新泰—青州”段!
考虑到商人远征之时,吃饭、作战都离不开青铜器,如今散落在山东各处的青铜器,可说是商军征讨东夷的明证。尤其是成语“鸣金收兵”中的“金”指的就是铜铙,这样珍稀的器物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更是商军在东安古城驻扎的直接证据。
有年逾六旬的东安村民向记者回忆,童年时代,伙伴们经常能在村中捡拾到青铜箭镞,拿它们交换零食和玩具是大家当时最大的乐趣。谁能想见,孩童们偶然获得的小物件,竟会深藏着三千多年以前一段亡国去家、金戈铁马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