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照亮新征程”|刘重民:要救中国,只有革命

扬眼 2024-11-20 12:15:26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着这样两篇文章,《中国政治状况》《中国经济状况》,它们是对1925年中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深度调查报告。难以相信,它们出自一位年仅23岁的青年之手。

而他,当初又为何要写这两篇文章呢?

“要救中国,要救我们自己,只有革命,只有打倒帝国主义的经济压迫,而且为大多数贫苦农工的利益,根本改正中国的经济现状。”这是刘重民1925年发表的《中国经济状况》中的文字。他的呼吁点醒了当时许多鼓吹帝国主义不会压迫中国、中国没有资本家的人,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企图欺骗人民的阴谋。

刘重民,江苏江都人,从小就随父亲迁居南京,自此,他就在南京生活、读书。1922年秋,刘重民考入金陵大学。他经常阅读进步书籍,接近进步青年,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3年,刘重民就读金陵大学的第二年,就作出一个改变一生命运的重大决定:终止学业。他认为,除了读书,他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那就是奔赴革命之路。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重民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过钟山中学,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恽代英的领导下任宣传部干事,1924年底他加入了共产党。

五卅运动之后,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政局,在革命工作中更有大局意识,刘重民决心认真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挤出时间,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报纸杂志,撰写了《中国政治状况》和《中国经济状况》两篇文章,发表在《中国青年》1925年第100期上。

《中国政治状况》一文分析了1925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对内,回顾和总结了军阀混战和割据状态,为混乱的时局理清了脉络;对外,列举大量事实,精准预测当“列强提出整理外债议案的时候,便是中国财政宣布破产的日期”。他还剖析了英美日法等国侵略中国的企图。

在洋洋洒洒6000字左右的《中国经济状况》一文中,刘重民指出,政府收入绝大部分取之于民,但用之于民的极少。“在中国最跋扈的只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军阀与买办阶级不过是它们所卵翼的附属品”。这两篇文章,一时间成为众多青年了解国情的必读文章。

面对这样的处境,作为中国,该如何应对?刘重民发出号召:要救中国,要救我们自己,只有革命。

刘重民的研究唤醒了无数国人,参与到救亡图存中来。他本人也身体力行,以笔为武器,奔走、呐喊、抗争。1927年4月10日夜,在参加中共南京地委紧急扩大会议时,刘重民被捕,数日后壮烈牺牲。

出品人刘斌王文坚

总策划葛俊杰

监制冯秋红

策划周洁孔小平

编导|剧本陈艺卓臧磊

统筹杨恒国高天翔许紫筠

拍摄陈金刚

AI动画赵岑

剪辑陈金刚

出镜陈艺卓

出品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扬子晚报

特别鸣谢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参考资料:

《刘重民传》江苏人民出版社

校对王菲

0 阅读:2
扬眼

扬眼

扬子晚报原创新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