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类生态农场正在借“绿”出圈,通过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原国务院参事张洪涛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期对各地生态农业路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案例进行梳理发现,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另一方面探索种养结合、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关键环节,形成了绿色生态导向的生态农业模式,绿色产品牵引绿色生产发展。
生态农业主要是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采取人放天养、自繁自养等原生态或生态友好型种养方式生产农副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溢价增值。生态农业既要依托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等新型主体,也要构建多层级现代生态农业模式,鼓励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参与其中。
该研究团队称,发展生态农业,须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达到最大值6022.60万吨以后开始递减,到2022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已减少到5079.20万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农作物秸秆还田量达4亿吨,秸秆离田利用率达33.40%,目前全国秸秆利用市场主体3.4万家,其中年利用量万吨以上的有1718家。
生态农场的建设是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重要举措。该研究团队日前公布的《中国自然资源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育出400余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国家级生态农场的数量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其中浙江省、湖北省、江苏省、山东省、湖南省和福建省被授予数量较多。国家级生态农场种类以种植业为主,少数农场为种养业结合类型。各省份推进地方生态农场建设,国家级生态农场则发挥以点带面示范作用,有利于引领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转型。
农业农村部2022年印发的《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科学评价、跟踪监测和指导服务,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带动各省建设10000家地方生态农场,遴选培育一批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市场主体,总结推广一批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模式,探索构建一套生态农业发展扶持政策,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报告》介绍,目前开展的生态农业包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盐碱地改良利用,以生态养殖产业为主链,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其配方饲料、优质作物种植、林下菌类种植等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提升生态种植规模,打造特色农产品矩阵,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农文旅”产业链,打造农业发展新模式等。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构建了东太湖片区、澄湖片区、金庭片区、胥江片区、福香片区五大乡村振兴片区,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锦绣江南鱼米乡”吴中样板。
2023年7月,五大乡村振兴片区规划正式发布,共涉及镇(街道)10个、行政村(涉农社区)99个、自然村1162个,受益农户约9.82万户,区域面积约630平方公里,全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五大片区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三产融合为规划理念,以保护乡愁、显山露水、营造特色为发展目标,整合山水、田园等综合要素,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创新融合、联动发展。
吴中区光福镇邓尉村党委书记姚建忠介绍,咖啡、餐饮、民宿等新业态的商业集聚群,不仅给村民带来大量工作岗位,还为村民增加20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农文旅融合模式,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2023年至2025年五大片区计划建设储备项目共计200个,截至目前已完工项目114个,启动建设项目48个,项目开工率达81%。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是现代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样本。稻渔立体种养,是让鱼、鸭、蟹“帮忙”除草、增肥。环沟上建有鸭舍,水里养着鱼和螃蟹,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自然生态复合系统。
截至目前,稻、鱼、鸭、蟹立体生态农业项目已完成2000亩盐渍化土地改良,每亩可节约灌溉用水30%、有机肥100公斤左右。一亩地平均养5到20只鸭子、1200只螃蟹,亩均净收益达到了3800元左右,是普通稻田的两倍多。
上述《报告》称,区别于传统农产品,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下的生态农产品更加依赖自然资源的生态特性,在产品到商品、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转化的过程中,可通过生态溢价来实现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具体的实现路径,则需要考虑生态产品供给、产品溢价和市场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