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您还不能退休,国家需要您!”广西一位67岁的老人提出退休,结果遭到拒绝后重返岗位,没想到在他84岁高龄时,研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芯片,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这老人名叫黄令仪,是我国芯片领域的尖端科研人员。2003年的时候,黄令仪老人已经67岁了,这本该是她退休回家安享晚年的年纪,可一个人的上门游说,却是拨动了国家命运的齿轮。 黄令仪老人出生于1936年,那时正处于我国的动荡时期,她虽然家境优渥,可却绝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 黄令仪从小就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稳定安康,老百姓才能生活得幸福。所以,黄丽怡从小就立志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在念书期间,黄令仪的成绩一直十分的优异,但可惜的是,在她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时,家里不幸出现了变故,父母俩双双下岗在家待业。一时间,别说继续上学的学费,一家人的温饱都成了问题。 可黄令仪是一个非常有韧劲的人,现状越是困苦,越激发了她求知的欲望。为了争取到减免学费,她跑去当地县委书记家,软磨硬泡了许久才让书记免去了她的学杂费。 而经过这一番变故之后,黄令仪就更加珍惜在学校里读书的时间。她愈发的刻苦用功,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中工学院,成为了那个年代十分稀缺的知识分子。 毕业之后,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国家的计算所,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研发工作。 在工作中,黄令仪更是发扬了勤奋刻苦的精神,她深知自己身上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每天自发的学习加班,工作平均时长达到了十几个小时。这种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让计算所许多男同胞也自愧不如。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黄令仪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直接把她调到了芯片的研发团队。其实在那个年代,中国才刚刚恢复经济和生产,在科技方面是远远落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在芯片上也十分的依赖进口。 可是极度的依赖进口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我们直接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在了别国的面前。 所以,我国领导人才痛下决心,一定要搞好芯片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芯片的研究是一个之前从未涉及过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经过黄令仪的努力,她从业几十年的时间,确实做出了一些优异的成绩,也算是为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抱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67岁那年,黄令仪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她也打算回归家庭,准备安享晚年。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胡伟勇的人找上了门,请求她加入自己的芯片设计小组。 其实,最开始黄令仪听到了胡伟勇的请求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她也希望能够在中国的芯片领域多尽一份力,亲眼看着祖国强大起来。 但同时,她的心里也有许多的顾虑,一方面是家里的反对,一方面她也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不能跟上研究的进度。就在黄令仪陷入两难境地的时候,她受邀去美国参加了一场展览会。 这是一场国际顶端芯片的交流会,在整个会场,黄令仪都没有看到一块来自中国的芯片。 于是回到家之后,她眼含热泪,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也是从那天之后,黄令仪不再犹豫,她答应了胡伟勇的请求,受邀加入了芯片设计小组。 重新投入到自己喜爱的领域当中,黄令仪很是兴奋,她甚至比年轻的时候工作更拼,几乎泡在了实验室里不眠不休的搞研发。最后,在整个小组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终于自主研制出了“龙芯”芯片。 龙芯的诞生,意味着我国再也不会在芯片这块被外国卡脖子,真正的奠定了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坚实地位。 目前,龙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我国的军事通信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当中,大大的增强了军事工程的保密性和信息传播的效率。 如今,黄令仪老人已经年过八旬,满头银发,背也微微的佝偻着。可是就是这样一具瘦小的身躯,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帮助我国真正的实现了芯片独立,摆脱了在芯片上受人威胁的困境。 也正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黄令仪这样的人,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又百折不挠。我们应当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的付出! 参考资料: 《国科大校长为其哽咽的黄令仪,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从二极管到芯片研发都有她的贡献》 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