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特种兵游走“大凉山”

南方都市报 2024-11-21 11:02:29

2024年大凉山戏剧节从11月8日-19日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举办,作为一枚戏剧特种兵来到西昌,步履匆匆,但对这座“月亮之城”,这个“爱玩火”“爱火”的大凉山有颇多感受。

从广州往返西昌,每天仅有一个航次。飞机邻座的大姐是白云区的居民,她说“今年每个月都出门旅游一趟,从新疆湖北到江西云南,这次西昌的团队游“秋泸沽湖西昌99里温泉”是村里组织的,但是6天的旅游,被出发首日的航程延误一耽搁,实际上就剩4天了(返程西昌-广州是7:00的航班,实际上当天就没有旅游项目的安排)”。大姐对行程中在西昌邛海边住2个晚上还可以住到苹果庄园里很是期待。

对于大凉山,老广们非常向往,尤其是当季的盐源丑苹果,神秘的沪沽湖;近期,广东某自驾俱乐部还组织了“穿越四川大凉山~走进醉美云南10天环线慢游体验之旅”。

大凉山戏剧节的第二天,“西昌马拉松”如期举行。两大盛事在一座西南腹地小城中同期举办,但秩序井然,未见对游客和当地居民有大的影响。

大凉山为什么选择“戏剧”?

偏安西南一隅的大凉山,为什么办起戏剧节?这6年来,戏剧节如何改变大凉山?戏剧又改变了大凉山什么?

大凉山戏剧节无疑是让西昌“戏剧IP化”“国际化”的最有力活动。第一届大凉山戏剧节2019年11月7日(立冬),汇聚9个国家、42部335场各类戏剧演出;6个国家专家开展6场互动体验教学活动,1000余名中外学员参加;20所艺术高校师生聚集大凉山。第二三四届大凉山戏剧节,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如期举行,是世界唯一不间断举办的戏剧节,这个新生的戏剧节在坚持中越来越受到中外同行、媒体和观众的关注。

2024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11月8日正式启幕,11个国家100部戏剧参加展演,22个国家的艺术家参加国际戏剧对话。在西昌的山空间(听涛谷)、湖空间(月亮西)、城空间(火把广场)每天开展丰富的戏剧活动。

城市空间中戏剧正在发生,但还有诸多我们看不到的正在拔节生长的戏剧力量也正在西昌发生,比如国际戏剧对话、国际戏剧研学班、有戏展演季、戏剧工作坊、戏剧嘉年华、戏剧凉山同行者计划、戏剧短视频计划、戏剧特种兵集结号等,大凉山戏剧节已初步形成创作制作以及版权、代理、商演等戏剧产业链。今年,有三部剧在结束了大凉山戏剧节演出之后将在国内进行巡演、商演。

值得介绍的是“戏剧特种兵集结号”,负责大凉山戏剧节全程策划运营的凉山州文旅集团,该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康透露,作为戏剧节的九大支撑点之一的“集结号”是指“聚集一批戏剧工作爱好者。不管是我们的舞台舞美、灯光音响、特效、编剧、导演、表演等等,如果你愿意朝戏剧方向专业化发展,大凉山戏剧节可以提供志愿者体验的平台,也可以提供实习的平台,也可以是共创共享的平台。”

刘康还透露,“戏剧节这几年的营收都在增长;过去组团过来的不多,今年组团来的团体多了起来,可能有二十多个团,有戏剧家协会,有某个单位,有某个剧团,或某家企业。”

戏剧节期间,在西昌看喜剧,观众不用到北上广,也不用到大剧院,或者专业的空间里去,便可以看到高质量、多个国家、不同艺术形式的戏剧。

其实,每年戏剧节期间,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双城等地的市场,凉山推出了戏剧包机、戏剧专列、戏剧自驾、戏剧大巴等形式的客源引流产品,推出邛海湿地阳光之旅、温暖群山之旅、香巴拉寻梦之旅等“戏游大凉山”主题旅游线路。今年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戏游记”创新打造的定制“戏剧研学营”,面向全国院团、院校、艺术家等定制旅行,观看来自11个国家的精彩剧目,与来自23个国家的艺术家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凉山感受彝、汉、藏、蒙等14个民族多彩文化。

戏剧节还刺激了凉山的消费、就业。凉山文旅集团今年还创新打造了“文化+创意+消费”链路,借大凉山戏剧节的IP整合资源,正衍生影视出品、艺术教育、文旅建设、文化创意等全产业链。

戏剧节组委会介绍,“未来,大凉山戏剧节将持续发挥戏剧教育功能,孵化原创剧目,培训戏剧新人,将戏剧实现产业化,让戏剧成为西昌乃至凉山发展新的立足点、生根点。”

“戏剧特种兵”为什么需要戏剧?

当科技让通讯、交通发达,我们却发现,人与人的沟通和真心地交流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戏剧特种兵”可以从戏剧中获得出口;或许跟着戏剧去旅行,可以体验不同的戏剧人生。

国际剧协摩洛哥中心主席雷塔法·阿尔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数字时代,数字时代让彼此疏远了;但有了艺术、有了戏剧、有了舞台,让我们更加靠近了。”

著名剧作家喻荣军导演的《不可说》表达的主题便是:大家看上去一直在说话,一直在交流,但是本质上我们是难以沟通的,人人都是孤岛,喻荣军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有了互联网,有了信息的沟通,发现更多的井底之蛙们,连接在一起。大家有一个共同观点,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为什么?因为科技让大家变得更加容易沟通,也让大家变得更撕裂、更难以沟通。

戏剧的“功能”当然不限于此,“这些从业者正在把戏剧蕴含的力量带给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国际剧协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科尼认为,很多戏剧专业的学生希望能够站在舞台聚光灯下,借助精湛的技艺去激励观众。但是,也有些人想将他们的技能用到社区当中,与老人、医院的病人、残疾人等没有受到那么关注的人互动,他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社会和个体来说都具有极大的价值。

大凉山戏剧节,齐聚了全国的“戏剧特种兵”,从烟台奔赴而来的特种兵刘晶表示,“我用3天时间先后刷了《小艾友夫》《英雄之旅》《莫斯科时间》《二黄》《摇篮曲》《戈莱姆的自白》和大型实景演出《阿惹妞》7场演出。”而从北京过来的特种兵伊人收获更丰:“在大凉山戏剧节,我一共看了12部中外戏剧,丰富性超出了预期”。

“戏剧特种兵”看心理剧

心理问题可以用戏剧的方式解决?本次戏剧节中,“心理剧”的单元备受关注。

“戏剧特种兵”是年轻人的行为,戏剧节也为年轻人准备了三部心理情景剧展演,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创作的“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心理剧,让特种兵找到内心自我的输出口,将压抑和烦恼抒发。

苏州大学心理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心理剧训练师王尔东让观众幻想自己化身一条鱼,在音乐的节奏下,遨游在大江大河里,用动作阐释自由的感觉。在现场同学们的演绎中,让他们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找到情绪宣泄的窗口,用戏剧再次给予大家力量和鼓励。“心理剧和一般的理论疏导不一样,它能更深层次到达大家的内心,把观众带入到剧情中,让观众也成为戏剧的一部分,最终和演员一起找到自我,抒发自我,宣泄自我。”在王尔东看来,这场心理剧场非常成功,“我们可以看到现场的学生很多都流下了眼泪,也从不同的剧目中找到了自己,宣泄了自我情绪,实现了疗愈。”

“戏剧特种兵”看《阿惹妞》

行走西昌,《阿惹妞》的宣传随处可见,就算停留时间再短、天气再冷,也必看第一火秀《阿惹妞》。当地人介绍,《阿惹妞》是彝族音乐曲牌名,彝语意思为“小表妹”,其实是一台彝族风情的大秀。

《阿惹妞》有“鹰”“水”“火”“山”“年”五个篇章,将彝族的历史,彝族伙伴的一生、一年都“唱跳”得明明白白,一台大秀可以看到朵洛荷(火把节活动中的传统歌舞)、民族服饰、非遗打火花、杂技等,看得特种兵们意犹未尽。

走出剧场,火把广场上已燃起篝火,大家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跳起达体舞,氛围感十足,很是解压。

“戏剧特种兵”看大石坊村和建昌古城

“鹰”是彝族的自然崇拜,“灵鹰寺”值得游赏,而令无数游客倾慕的还是灵鹰寺独特的“爱马仕橙”的外墙。

灵鹰寺矗立在邛海边上的“大石板村”里。据资料记载,大石板村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一个古民居、古井、古树、古寺、古道相依相伴六百多年的古村落。大石板村曾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过去街上旅店、马店、茶馆、酒肆、商铺、作坊等一应俱全,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记;现在彝族服饰的旅拍随处可见。

从本次居住的“听涛艺术小镇”前往“大石板村”极为方便,酒店门口的公交车站“106环湖”线快速直达。

西昌古称“建昌”,来到这座“蜀滇锁钥”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不去拜访一下600多年历史的“建昌古城”是不礼貌的,因其誉为西昌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建昌古城”还是在“环湖”线上,全程公交尽显旅游“特种兵”本色,也说明西昌的旅游设施对游客很友好。资料显示:古城内至今仍保存着2400多处历史文物,包括古民居、古石刻、古遗址、古墓群、古岩画等,仍是明代布局的“九街十八巷”,是四川现存最完好的一座古老建筑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四川最大的木质建筑聚居地。建昌古城的盛大名气也吸引了到西昌参加“西马”的跑者。

从南街走到北街全程的“特种兵”实测,相比之下,“大石板村”的人气更旺一些,旅拍的氛围更聚游客。当地网约车司机刘姐也表示“遗憾”,“我们的古城没做起来,但晚上上灯的效果会好些”。

“乌镇戏剧节”,简单来说是“景区”里的戏剧节,游走其中,几乎是无时无刻被戏剧包围;“大凉山戏剧节”是城市里、自然生态里的戏剧节,要主动去靠近去发现。大凉山戏剧节很纯粹,戏剧正在大凉山发生,但当地居民对“戏剧节”甚为“无感”,还未有“榕江村超”“全民参与”的局面和格局。

采写、摄影(除署名外):南都记者肖阳

0 阅读:8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