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新闻|做好“一顿饭+”文章守护银龄好“食”光

齐鲁壹点 2024-11-21 11:44:48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为满足老年人“一口热饭”需求,东营市多点发力,针对老年助餐可持续性难的问题,精准分类、因地制宜、灵活务实发展城乡老年助餐服务。

为老人办好“食”事,东营市坚持“一地一策、一人一策”,通过探索城区市场办、农村灵活办的路径,东营市今年新建老年食堂47处,在营老年食堂达187处,推动了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稳稳地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互助养老

社区餐厅托起老年人家门口的“便捷餐”

“来一份冬瓜炖肉,一份清炒豆芽,再来一份猪耳拌瓜。”11月18日中午11点半,家在东城安慧南区72岁的赵素梅和老伴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社区的幸福餐厅,“点”了几样爱吃的菜。“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从繁琐的家务中解放出来,不仅是老年人生活所需,也是我们儿女心之所系。”赵阿姨的女儿在电话采访中表示。

东城街道安宁社区下辖9个小区,常住居民3840户,共1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538人,占比15%,失能半失能老人26人,80岁以上老人181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特点比较突出。“考虑到老年人就餐这件‘民生大事’,社区人员走家串户,精准摸排辖区内老年人口状况、服务需求、服务资源等情况,2024年4月,社区借助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的契机,拿出一楼的一块场地,引进第三方餐饮企业打造成助老幸福餐厅,150平的面积可容纳50人同时就餐。”安宁社区党委书记李席席说。

干炸大虾、回锅肉、清炒豆芽、翅丝包菜、西红柿炖牛腩……随着一个个荤素搭配适宜、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放完毕,属于安宁社区老年人的幸福“食”光就此打开了篇章。“我要一份9.9元特惠套餐。”“好嘞,张爷爷,今天的套餐是五花肉白菜炖豆腐、一份米饭和一碗粥,您先坐下,我马上给您盛。”网格员付文文则正忙着把饭菜打包,“最近降温,安慧南区6号楼的81岁独居郭敏阿姨感冒了,儿子在国外出差,我去给她送饭”。

李席席说,社区餐厅实行多元助餐服务,面向居民实行低于市场价格的普惠政策,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社区餐厅推出了9.9元套餐,让大部分老人能吃饱吃好;80岁以上和生活困难的老人,菜品五折,老人花10元左右就能吃到一荤一素一饭一粥。对于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则引导网格员、党员等社会力量组建了“助老服务队”,采取餐厅轮值制度,开展助餐送餐服务。

秋收时节,曾经餐厅东北边的绿化死角如今正绿意盎然,里面白菜、菜花、萝卜等时令蔬菜一应俱全,300平米的“半亩田”喜获丰收。

李席席告诉记者,社区空地闲置利用,面向小区内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老年人招募志愿者,郭金玉、刘竹香等一批老党员组成了60人的“半亩耕夫”志愿服务队,负责菜地的种植、打理等工作。成熟的蔬菜一部分分发给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及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另一部分则用来供应幸福餐厅的特价套餐。老人既是受益者又是贡献者,打通了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之间“互助养老”新路径。

延伸服务

养老机构托底社区老年“特色餐”

“开饭咯!”中午11点,在东营市养老中心,一车车热气腾腾的饭菜准时推到各个楼层。木须肉、红烧鲅鱼、虎头鸡、家常豆腐、菠菜蛋花汤,还配有南瓜粗粮馒头、藜麦米饭,荤素搭配,可谓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这里的饭菜很香,很有营养。”作为养老中心的第一批住户,鹿晓鸥阿姨对这里的伙食很是满意。而在这每一餐的背后,都有着后勤部配餐中心的精心搭配。

“考虑到老人的饮食结构,我们在特色主食方面特别注重粗粮的配比,像蒸地瓜、蒸南瓜,玉米碴粥、燕麦粥、黑面馒头等都是每餐中的‘常客’,不仅有营养,还能降‘三高’,深受老人喜爱。”配餐中心负责人孙平平表示。

在老人一日三餐之外,养老中心在上下午加点时还为部分有需求的老人准备了中医药膳。养老中心部门负责人张书龙告诉记者,护士为老人定期查体时,会将老人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对日常食补也更有针对性。“像贫血的老人,我们通常会在两餐之间增加红枣花生豆浆,或者用少量滋补的中药、枸杞搭配乌鸡来炖汤,起到益气补血的功效。另外,冬季温补类汤饮也是这个季节特有的滋补药膳。老人的饮食要少食多餐,而身体的保健更在于日常。”张书龙说。

对于配餐中心后续的发展,张书龙也有着自己的考虑。他认为,配餐中心配备有中央厨房、专业厨师,因食材采用集中采购方式,不仅食材新鲜,而且物美价廉,做好的菜品软烂、低油少盐,有着养老机构独有的优势。

让老人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在张书龙看来,养老中心既能做营养餐,还有特色的中医药膳等,在日常保障养老中心居住老人及员工就餐条件的情况下,后期也可辐射周边社区。“目前我们也在跟周边社区洽谈中,为老人提供优惠购餐和上门送餐服务,兼顾了老年人个性化营养助餐需求和普惠低价购餐愿望,同时对外开放还能创造盈利点,确保养老中心持续良性运转,满足更多居家养老老人就餐需求。”张书龙说。

当前,亲祥源、福全堂、九星居等养老连锁机构依托自营日间照料设施,开展老年普惠配餐、送餐服务,满足油地失能、高龄、独居刚需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其中,九星居面向社会开放老年助餐服务,月均就餐老年人约1140人次。

片区联合

村居食堂织密农村“暖心餐”

接近中午11点,垦利区郝家镇大务村的老人们从广场锻炼完,正有说有笑陆陆续续地往颐养中心食堂走去。“今天是白菜猪肉炖豆腐,我给你端过来了,老姊妹儿,快来。”老人吴爱菊招呼说。

大务村书记盖乐宁介绍,郝家镇大务村常住居民420余户,60岁以上居民占四分之一,其中7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89名,为解决老年人吃剩饭、吃饭难的问题,在镇党委和村两委的支持下,村里开设了老年食堂。

“对于75岁以上的老人,月初提前报名就餐,就可以享受‘一元午餐’。一元钱就能吃到一个炖菜,外加旁边小菜园应季的小青菜。对于行动不便、失能的老人,志愿者定时送餐上门,确保村里的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盖乐宁说。

“大锅菜就是香,自己在家不爱做这顿饭就凑合过去了,现在和老姊妹儿凑在一起,吃饭有胃口,还能拉拉呱。”盖兰英老人直言,“没想到年龄大了还能赶上好政策。”同在一个桌上吃饭的吴爱菊连连赞同,“土豆炖鸡、冬瓜炖丸子、白菜炖豆腐,这些软烂的炖菜适合我们老年人的牙口,冬天吃着也暖和,儿女也不用操心我们的午饭了”。

大务村颐养中心食堂刚开餐,盖乐宁开着车带着保温桶又赶回老村,“有些老人习惯了住平房,我们就做好餐给他们送过去,无论住哪儿都能让老人吃上一口热乎饭”。

像大务村这样的颐养中心,垦利区40个村居一共建设了28处,为1506名75岁以上留守、高龄、患病等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村,则通过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等模式,优先保障困难老年人就餐。

在广饶李鹊镇则倡导“一袋米、一把菜、一份爱心”多户搭伙,各村居成立“互助组”,动员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同等享受助餐补贴政策,实现就近集中就餐。河口区按照3个村为一个片区原则,建设村级幸福食堂,资源整合实现片区“联合办”,节省成本,同时带动片区老年人精准助餐,扩大老年人就餐服务半径。

多点发力

社会共筑放心“持久餐”

发展老年助餐,如何确保服务可持续?

东营市民政局民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国际认为,对于老年助餐,要坚持公益属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突出“助”的功能,但要想走得稳还要走得久,离不开全方位扶持和多样化补助,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今年市县两级预算财政资金894万元,对城乡老年助餐点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或运营奖补。建立‘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多元支持机制,采取项目拉动、慈善捐赠、子女帮助等多种方式,帮助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以此推动老年精准助餐长效发展。”赵国际说。

另外,按规定落实老年助餐机构税费优惠政策,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并与人社部门联合设立老年助餐公益岗。

坚持有偿服务原则,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等现实情况,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城区老年人食堂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给予不同比例就餐优惠,垦利区为就餐老年人每人每餐给予不超过3元的补贴,让老年人享受看得见的实惠。

“重点服务高龄、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就餐刚需,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15分钟幸福助餐服务圈’,总的来看,我们老年助餐服务已取得了部分积极成效,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赵国际认为,接下来,还需进一步推广经验模式,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助餐点和服务品牌,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助餐机构,创新更多可感可及可持续的助餐模式,根据养老服务设施的布局和条件,精准添补助餐站点,将老年助餐这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张婧婧)

0 阅读:4

齐鲁壹点

简介:齐鲁晚报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