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胡适突发心脏病在台湾去世,他在遗嘱中,将次子胡思杜列为第二继承人。然而

报君知史 2024-11-21 14:10:01

1962年胡适突发心脏病在台湾去世,他在遗嘱中,将次子胡思杜列为第二继承人。然而,胡思杜早在5年前就在大陆“畏罪上吊自杀”了。   我国有句古话叫“虎父无犬子”,但这句话对于大名鼎鼎的文学家、教育家胡适来说似乎并不适用。   作为胡适的小儿子,胡思杜似乎并没有继承更多胡适的才华,他36年的短暂人生中,似乎更多是在寻求一种认可。   胡思杜出生于1921年,父亲是大力普及白话文、对新文化有着卓越贡献的学者胡适,母亲则是性格彪悍的小脚闺秀江冬秀。   很显然,一向追求自由民主、拥有新思想的胡适并非自愿与传统的江冬秀结为夫妻的,也因此,胡思杜在小小的年纪就经常看到父母频繁吵架。   1923年,胡适与表妹曹诚英产生了婚外情,曹诚英还怀上了孩子。 面对丈夫突如其来的情人,江冬秀并没有像众多不知所措的妇女一般无助地哭泣谩骂,她举起菜刀与胡适大闹一场,随后在她的强势态度之下,胡适不敢再有半分提离婚的想法。   在父母的吵闹声中,胡思杜就这样慢慢长大了。他小的时候,胡适每天在外奔波,致力于自己的新文化事业,母亲又不太懂文化,总是喜欢在打牌桌上待很多个时辰。 这种长时间不被关注的苦楚,也使得胡思杜与父亲之间存在了一些隔阂。   在“散养”状态下长大的胡思杜,很快便在繁华的上海这个大都市中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1941年5月,胡适将胡思杜送往美国学习历史,值得一提的是,胡思杜曾强烈表明自己想要学习政治,但胡适却态度鲜明地拒绝了他的要求。   在美国读书的日子里,胡思杜整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八年下来,胡思杜在辗转两个学校后都没能拿到毕业证书。   胡适对儿子如此荒诞的行径十分失望,他为胡思杜拒绝了众多好友安排的大学教授的职位,转而安排胡思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   胡适的心思其实并不难猜,作为父亲他自然希望儿子学有所成,但如今的胡思杜精神萎靡、不思进取,根本难以担当大学教授的职位。   他比谁都清楚那些学校抛来橄榄枝,不过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而作为父亲,他更希望胡思杜能够在图书馆中学到一些东西。但胡思杜显然并不太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   1948年12月,解放军包围了北平。 蒋介石开启了所谓的“对名流学者的抢救行动”,胡适一家决定乘坐专机飞往国外,然而胡思杜却拒绝跟随父亲一起离开。   胡思杜坚决的态度就如同当初胡适要求他学习历史一样。眼见没有办法劝说小儿子,胡适将众多书籍留给胡思杜好生看管,而江冬秀给小儿子留了一箱金银细软后,他们就踏上了离开的飞机。   北平解放之后,胡思杜很快便被分配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为了寻求认可,他主动将父母留给他的书籍文献以及那箱金银细软上交。   不仅如此,在政治研究院学习期间,或许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认可,也或许是为了与父亲划清关系,胡思杜很快便写了一篇名为《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胡思杜毫不留情地对父亲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批判。   1950年9月22日,《大公报》发表这篇文章之后很快便引起了热议。 远在美国的胡适也看到了这篇文章,但他却认定这一切不过是儿子被逼无奈才写出来的,他始终不肯承认这是儿子的本心。   胡思杜迫切地想要开始新生活,也想要与父亲断绝关系。为此他积极地表现自己,尽可能地批判父亲胡适。   在他看来或许用批判父亲的方式,就能够与这位反动分子完全撇开关系。但胡思杜的生活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1957年胡思杜发表的建议被认定为“想要篡夺领导权的表现”。 而他本人也遭到了反右积极分子的抨击。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胡思杜在1957年9月21日选择了上吊自杀。   1962年2月24日72岁的胡适突发心脏病离开人世。而他的遗嘱中很大一部分遗产,是留给胡思杜的。或许胡适到死都不相信,儿子已经先自己一步离开了人世。   或许,胡思杜一生渴求的认可,在父亲心里一直都在。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月亮

月亮

3
2024-11-22 03:11

一个最无人格的文化买办死了,很久以后又有人挖尸暴晒,故适真是做鬼也不得安宁。

报君知史

报君知史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