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年皇太极突袭北京,为什么袁崇焕不拦截?
因为拦截就意味着跟后金野战,而明军跟后金进行野战,结果都是明军全军覆没。比如: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明军都是十万人以上的兵团野战,明军都是全军覆没。其余如抚顺、清河、开原之战等超过万人部队的全军覆没都不用说了。袁崇焕宁远之战前,明军在辽东光是战死的总兵十五个,因罪被撤职、降级的总兵七八个。辽东经略的不是见阎王了,就是还在诏狱里苟延残喘。
大明开国二百多年,什么时候有总兵都跟下饺子似的呼呼啦啦报销?有几个十万人级别的兵团这么利索的全军覆没?袁崇焕确实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并摸索出一套城战方法。但这也只能意味着此时他有能力凭借手里最精良部队与后金在城下战斗而已。
赵率教在宁锦之战威风八面,此次己巳之变,在遵化城下与后金野战,同样快速全军覆没。赵率教已经是大明最能打的将军,带的也是关宁军精锐,一旦野战,坚持的时间也没有比杜松、刘艇多多久。
关键是,就算明军覆没,也消耗后金一点,就这么消耗也行啊。反正大明的人比后金多百倍不止呢,拼上几十万人把后金军磨完。后金垮了,大明休养十年照样满血。可是历史不是这样,历史上每次后金胜利后反而都是实力大增。大明练兵要花钱,军马要花钱,军械要花钱,装备要花钱,一次全军覆没败仗,后金直接捡装备、收土地、运粮食、抢人口就完了。
后金的野战部队几乎都能保证棉甲,攻坚部队经常可以两层棉甲,这装备都是哪里来的?明军从万历末年打到天启末年,普遍是真怂了,都认为不宜浪战。结果明军经过宁远和宁锦两战后,又觉得支棱了,又忘记过去几年的教训了,又想着可以去野战了。
总之,如果袁崇焕去拦截,那么后果就是像卢象昇一样被打烂。因为这个时期明军不具备纯野战对后金的优势。 袁崇焕不拦截,只不过是知道这一点而已。其实杨镐、熊廷弼、袁崇焕、洪承畴都清醒的意识到不能跟后金野战,并想方设法规避野战,但是架不住明朝的皇帝们非要觉得大明天下无敌逼着部队去跟后金野战。
抵头射箭 谁也受不了
明末有本事跟后金抗衡的将领和军队被崇祯和袁崇焕全部坑死了
明军不满响,满响不可敌。 哪里有满响,辽东皇太极。
啰嗦屁。很简单皇太极绕道了。
袁崇焕靠城上红衣大炮远距离打散后金阵型一旦阵型乱了后金箭雨火力和骑兵冲击力急剧衰减就有野战机会,后金人少靠的就是团结绝对服从命令,失去城墙和火力后野战骑兵数量不足火枪也没法大量杀伤后金骑兵不等第二轮装填刃已及劲冲进明军阵里就面临一边倒的屠杀
[doge][doge][doge]
朱明一朝就俩个字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