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博物馆20岁了!“镇馆之宝”曾拍摄中国最早月球和日食照片

上观新闻 2024-11-22 06:18:54

一座博物馆,讲述的是时光,惊艳的是岁月。

在平均海拔只有4米的上海,地处99米高的佘山之巅——上海陆地最高处的上海天文博物馆,与生俱来有着一种独特气质。

这里是建于1900年的佘山天文台原址,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近现代天文学史上诸多有意义的“第一次”发生在这里。

某种意义上,本月迎来开馆20周年的上海天文博物馆,承载的是百余年春秋的“天文记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中撷取了一些片段,让我们一起仰望时光里的星空。

[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

上海天文博物馆是一幢19世纪晚期风格的法式建筑,房间高达4.8米,每个房间都有保存完好的壁炉。楼顶上的瓦片是100多年前从法国马赛运来的,上面还写着法文“马赛”。

“镇馆之宝”是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见下图)。其穹顶直径达10米,可360度旋转,还可开启天窗。所谓“双筒”,是指两个口径为40厘米的镜筒,分别用于观测和拍照。

这台望远镜曾经拍摄了许多历史上的珍贵瞬间——

1901年的弦月,环形山清晰可见,这是用光学望远镜在中国拍摄的最早的月球照片(见下图);

1907年拍摄了日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望远镜拍摄日食(见下图);

1910年和1986年两次观测了哈雷彗星。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颗周期彗星,每隔76年左右回归太阳附近(见下图)。世界上只有少数天文台观测到哈雷彗星的两次回归。经过修缮,这台百年望远镜现已恢复观测能力,到2061年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拍摄到哈雷彗星三次回归的望远镜。

佘山天文台是我国最早珍藏天文底片的天文观测机构,就在楼顶的观测室,有一处向下的楼梯直接通往底片库。这里珍藏着用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所拍摄的7000余张天文底片。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底片如今已被数字化,得以更加长久地保存。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帕兰子午仪能自动记录恒星过子午线的时刻,它曾参加过1926年和1933年的国际经度联测,1964-1965年还曾被搬到海南三亚进行过选址观测(见下图)。

一座博物馆,最重要的元素莫过于人。而徐光启和蔡尚质于上海天文博物馆而言,无疑具有标志性。

上海天文台的前身是徐家汇天文台和佘山天文台。紧挨着上海天文台的文定路,正得名于谥号“文定公”的徐光启,他是上海本地最早的天文学家,曾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1607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前6卷出版,这是中国最早出版的西方科学书籍。1872年,法国传教士在徐光启墓地附近建立了徐家汇天文台。

从1882年元旦起,徐家汇天文台向上海各报社发布中国沿海天气预报。1930年应格林尼治天文台邀请参加了月掩星的国际观测合作,每年2次向格林尼治天文台邮寄观测资料。徐家汇天文台由此成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肇始。

19世纪末,在徐家汇天文台工作的法国天文学家蔡尚质等人,募集了10万法郎,从法国巴黎高梯尔光学工厂定制了“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这台重达3吨的望远镜,本来准备安装在徐家汇天文台,但徐家汇一带都是松软的泥地,难以承受其重,这才另建了佘山天文台。

蔡尚质是佘山天文台首任台长。他是一位非常勤勉的天文学家,从留下的大量观测记录和天体照片来看,从1900年到1925年他几乎从未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观测的晴天。

[怎么吸引更多人停留]

在佘山之巅开展天文科普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尽管当时到佘山还没有公路,需先乘长途汽车到青浦赵巷,再换乘小木船,“在田间小河浜里一桨一桨地划上两三个小时,才能把船摇到佘山脚下的码头。”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挡人们“看星星”的脚步。

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侯金良研究员,30多年前还有过乘小木船的体验,参与观测用的就是如今的“镇馆之宝”。“通过望远镜看到坑坑洼洼的月球,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侯金良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上海天文博物馆每次组织观星活动报名通知刚发出去就爆满,可见需求旺盛。

3年前,上海天文博物馆启动最大规模升级改造。对于老态龙钟的“百年望远镜”有两个修缮方案可供选择,一是以更小成本让其成为古董;二是让它再次动起来,提供沉浸式体验。尽管困难重重,为发挥更大科普价值,在上海市科委和松江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天文台选择了后者。今年暑假,这台焕然一新的“百年望远镜”还分批接待了100多个前来观测的家庭。

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汤海明,曾是著名外企的一名工程师。2004年上海天文博物馆建成之际,他放弃外企高薪成为一名“科普人”。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发生过一次壮观的日全食。从重庆到上海,忙于组织观测的汤海明每天把3块手机电池和充电器带在身上,不亦乐乎。

如此令人激动又适合公众参与的天象毕竟不是常态,距离市区40多公里的上海天文博物馆同样具有“潮汐性”,怎么吸引更多人停留?

“现在,‘博物馆’的味道比较浓,但‘科技馆’的味道比较淡。”汤海明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诞生了“北京时间”的上海天文台,近年来在“探月”“探火”“北斗”等任务以及基础天文学研究中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上海天文博物馆正考虑把这些最新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呈现。此外,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25万人,未来将进一步增加互动性,利用多媒体和和最新虚拟展示技术普及更多天文知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