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一座天桥的拆除,连日来在台北引发不小的争议。据台湾《联合报》20日报道,桥龄42年的台北和平新生天桥因台北市政府要落实“人本交通”政策而规划拆除,结果因部分居民反对而暂缓。有社会团体以其有“文化景观”及“纪念建筑”意义而申请保存,但台“文资委员”审查后认定不符合录入标准,台北市新建工程处(新工处)随即宣布从19日晚开始拆除作业。
19日上午10时,新工处和台北警方封桥,反拆团体在桥下集结,有人一度试图闯入天桥被挡下。当晚10时30分起,机具陆续就位,晚11时反拆团体开始在天桥下方绕行,并高喊“悬崖勒马,天桥不拆”等口号,警方围成一圈防止人潮向外扩散。报道称,拆除作业将持续到11月30日。台北还有9座天桥预计在3年内陆续退场。
台湾北科大助理教授陈盈棻称,仍会持续进行相关反对活动,希望能引起社会反思城市与天桥的关系。据台媒报道,有关团体反对拆除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台北和平新生天桥有“文化意涵”。台湾《中国时报》称,这座天桥1982年竣工,位于台北市大安区新生南路、和平东路口,因外观造型独具一格,启用至今吸引不少电影、戏剧及MV(音乐电视)取景拍摄,包括知名导演李安1994年电影《饮食男女》、台湾导演杨德昌2000年的《一一》以及经典港剧《大时代》。另外,韩国女团少女时代成员也曾来此拍MV。
不过,“文资委员”依据台“文资法”针对和平新生天桥进行全面性评估后,认为它不符合“文资法”及相关法规所列的指定录入标准,最终决议其不具文化资产价值,且不予列册追踪。
台北市工务局称,天桥桥龄已42年,体量庞大,占据路口,要还给民众人本交通环境,让行人可以安全通过马路。新工处认为,天桥桥墩会影响行车视线,带来交通隐患。不少市民表示支持,有台北市民称,真正上天桥的只有赶时间的上班族,附近小学幼儿班都是走底下的斑马线通过路口,此前曾有民众在天桥楼梯间跌倒身亡,小朋友腿不够长走阶梯比较困难,老师根本不可能带学生过天桥。还有人说,天桥梁柱挡住转弯车辆驾驶视线,导致路口车祸频传,前几年曾有一对母子在这个路口身亡,“为保障民众交通安全、节省天桥维护费用,希望能去除这个庞大的障碍物”。还有人质问为何维护一个老旧且没有很多人使用的东西,拆除它能让台北大安区市容变得更好。
台湾社交论坛PTT上有网友表示,台湾现在人口老龄化严重,没有电梯的天桥几乎没人愿意走,“老人走不上去,小孩娃娃车推不上去,年轻人不想爬。请问谁用?”此外,天桥还有较高的维护成本,“放着也要维护费好吗?”“使用率低还要花钱维护,不如拆掉”。台媒称,人行天桥是岛内旧时代“车本主义”的产物,早期的观念是要让车好走,所以引导人走空中或地下,但在现代天桥绝对是个交通风险。很多网友对此说法表示认同,“道路问题的解方不该是把人赶上天桥,正常做法是把道路问题解决,还路于民”,“人本交通,拆掉之后马路会让出更多空间(人行道)给行人”,“天桥背后其实隐含了要让汽车通行方便的概念,行人权益提高并且追求平面化下确实会被陆续废除,简单讲就是天桥设计已经不符合现代化的概念”。台媒总结称,不仅天桥,地下通道也在消失,它们的使用量日益减少,是时代演进下的一种趋势,见证岛内观念从“车本思考”到“人行安全”的变化。(张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