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由腾讯元宝AI生成
近日,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正式发布《气候慈善影响力案例精选》报告。
报告收录13个民间应对气候变化的优秀资助案例,每个资助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如何激励更多公众参与,是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比如有的项目涉及社区厨余垃圾堆肥和环保文创;有的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在保护环境同时,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绿色产业发展。
据悉,该报告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CEGA成员伙伴代表共同发布。报告旨在引导更多的慈善资源投入到全社会公众宣传教育,激发公众参与气候行动的热情。
故宫博物院用苹果皮生产包袋文创产品
南都记者观察到,入选的13个案例中有不少项目聚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如森林、湿地、红树林等,这些项目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
有的项目从公众生活日常出发,如万科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梅沙碳中和社区项目,在深圳东部一个知名的旅游胜地和宜居社区梅沙社区探索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模式。引入黑水虻生物式处理技术,将社区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黑水虻幼虫能在八天内吃掉比自身重20万倍的厨余。至2023年底,园区内化肥用量减少近1/2,实现了全园区厨余垃圾100%和绿化垃圾40%的在地资源化利用。
文创产品也是公众了解环保、零碳等议题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推出用落叶作为发酵原料编织的手环、用回收塑料瓶生产的丝巾、用苹果皮生产的包袋等33款环保文创产品。2021年6月至2024年10月,已有6万余只塑料瓶化身成为环保文创产品,相当于减少1.7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一项目来源于万科公益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一同打造的“故宫零废弃”项目,被收录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
故宫博物院行政处代表杨丽红在“中国角”11月11日举行的主题边会“公众参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上介绍,2020年“故宫零废弃执行委员会”成立,制定零废弃行动方案,院内垃圾桶数量从310组减少到110组,分类从4类增加到7类。2023年,故宫观众及职工人均垃圾产生量较2021年下降24%,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21%。
她表示,将园林废弃物好氧堆肥,转化为养护绿植的“有机肥料”。截至2024年底,故宫已消耗园林废弃物83.5吨,产出堆肥土壤改良剂32.76吨,减碳64.87吨二氧化碳当量。此外,故宫还从食物供给链各环节入手,探索减少食物浪费的有效实践,并建设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为废弃物管理提供科学监测和评估基础。
千岛湖水基金案例用慈善信托模式保护水源地
如何让项目变得可持续也是此次发布的报告非常重视的问题,包括如何保证资金,并获得当地公众的支持与参与。
报告中的千岛湖水基金案例采用了慈善信托模式来保护水源地,同时推动了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南都记者了解到,慈善信托是一种以公益为目的,由委托人将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管理,用于支持教育、医疗、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法律安排。
2017年,全国首个针对中国水源地修复、生态环境保护设立的“中国水源地保护慈善信托”成立,委托人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与民生通惠公益基金会。这一信托被设立为“永久性”,用于支持那些致力于保护中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个人、公司或慈善项目。
同年,该信托为首个资助项目——位于杭州的“千岛湖保护项目”暨千岛湖水基金——提供一千万资金,用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环境,发掘与提升流域生态农业,打造千岛湖流域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可持续项目运营平台,在千岛湖地区开展水源地保护活动,同时带动周边农民及乡村发展。
在资金支持下,当地设立项目执行社会企业,投资流域内有益于水源地保护的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生态体验、文创项目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发挥社会企业的赋能作用,为社会资本参与到水源地保护和当地社区发展中搭建渠道,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另外一种保持项目可持续的方式是将项目的成果转化为资金来源之一。如2020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在汇丰中国支持下,发起“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三种典型生态系统修复和适应力提升项目”,支持改善森林、内陆湿地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供给,增加碳汇并增强气候风险抵御能力,并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思路和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SEE基金会开发第一笔蓝碳,涉及总计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项目收益将用于修复红树林的管护和社区参与等,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
蓝碳(BlueCarbon)是指由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产生的碳减排量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售出,转化成的资金用来支持项目的持续运营。
气候环境领域基金会项目数量占全基金会行业仅2%
全球范围内针对气候行动有数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自然融资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50年,每年均需为自然界投资5360亿美元才能有效应对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土地退化这三大环境危机。
而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测算,中国的气候领域投资长期资金缺口在年均1.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目前公共资金投入约为年均4700亿元,与所需的3.5万亿元相差甚远,因此亟须大量社会资本的补充。
报告发现,近年来中国慈善捐赠的整体规模明显增长。《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显示,中国内地财富家族的慈善捐款从2004年的4.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179亿元人民币。公益时报2024中国慈善榜的统计称,226位(对)上榜慈善家合计捐赠约113亿元,上榜企业共1370家,合计捐赠约250亿元。
但气候生态环境领域慈善资金捐赠相对较少,据统计,气候环保类大额捐赠平均只占5%;关注气候环境领域的基金会项目资金以及项目数量占全基金会行业比重均只有2%,和需求相差甚远。
为动员更多上游慈善资源和社会力量进入气候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2024年8月,CEGA发起“气候慈善伙伴计划”项目,共同支持有重大影响力的气候行动项目,发挥社会力量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应对全球气候生态环境多重挑战。
其中,CEGA在2023年的气候环境相关公益支出为4.75亿元。据介绍,CEGA(ChinaEnvironmentalGrantmakersAlliance)是中国环境资助者交流合作的平台,于2018年启动。成员包括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MCF)、老牛基金会、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等。现任联席主席为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谢晓慧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
通过对CEGA成员伙伴近三年(2021-2023)的大额捐赠来源进行分析,报告发现,70%左右来自企业及企业基金会。众多企业率先通过资助环境公益基金会实现绿色捐赠,以公益行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促进当地社区发展,这样既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满足了ESG要求,也为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开辟有效途径。
报告解释了一般情况下气候慈善资金的流动过程:资金池上游的慈善家、家族或企业基金会通过捐赠的形式支持各类环保组织和基金会,而处于行业头部的一些大型基金会则通过二次捐赠或合作的形式赋能中下游的众多环保组织。
同时,这些环保组织与基金会则将慈善资金用于开展各项应对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公益项目。最后由于气候问题的全球性,其产生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将反哺整个社会。
采写:南都记者郭若梅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