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京剧发祥地》张永和北京日报出版社
11月8日,“梨园芳华京聚西城——2024北京西城京剧文化季”开幕式在梅兰芳大剧院拉开帷幕,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张永和先生著作的新书《京剧发祥地》也在开幕式当天面世。望九之年的先生笔耕不辍,《京剧发祥地》虽不是鸿篇巨著,却是惜墨如金,珠玑俱全。
先生落笔成文,既有宏观的视角,将京剧发祥地——西城的戏曲艺术放在北京中轴线这一特殊且宏大的文化地标上,一段段熠熠生辉的戏曲典故、戏人戏事,随中轴线的纵深铺陈开来,写它的历史沿革、时代变迁、文化地位;同时,又有工笔的细致精微,一座座古老的戏园子、一座座雕梁画栋的古戏楼、一张张旧戏单,以至于老北京戏园子的开门三件事——看座沏茶、卖吃食、扔手巾板儿,都被先生信手拈来,写得细腻传神,让人如见旧时风物。
先生在书中引用了相声大师侯宝林说北京老茶园的段子,惟妙惟肖地再现了老戏园子里“扔手巾板儿”的情形:
里边儿有什么带座的,找人的,沏茶灌水儿的,卖饽饽点心、瓜果梨桃的,还有卖戏报的,最讨厌的就是那扔手巾板儿的……那玩意儿也是技术,你别看扔那么老高,上面什么东西都碰不着,有时候楼上楼下离得近了也扔……扔的这主来个“张飞骗马”,上去了!接的那主呢,还来个“苏秦背剑”。有时候弄散了,还来个“天女散花”……
先生熟谙西城老戏园三行:“一进茶园,沏茶续水、卖小吃食、扔手巾板儿,这是茶园的三行。”您别以为这只是先生的随手之笔,内中大有机巧,这三行的人并不是卖弄技巧,耍耍花活,他们可都是懂戏的,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上场,什么时候该收场,绝对不能把压轴好戏给搅了。炎炎夏日,老北京西城的戏园子里,台上管弦锣鼓,水袖翻卷,台下白花花的毛巾飞来飞去,构成了清末民初戏园子里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先生寻根溯源,探究京剧与徽班的因果关系,从二百多年前的各大徽班进京便扎根于西城开始,讲到各大徽班的班址、领军人物的故居,以及各大徽班的后继杰出人才、培养京剧人才各大科班的根脉都在北京西城等方面,看似散文式的细雨闲花之笔,却是逻辑缜密,脉络清晰,严谨地论证了国粹京剧发祥于北京中轴线上的西城这一史实。
先生的文字犹如书法中的藏锋敛气,已经到了平易近人而思想深邃、内容丰富的境界。就像梅兰芳先生艺术境界的“三平”——平淡中见独到,平稳中见功夫,平实中见自然。此处之平易,是先生博览文史、反复考证、由博返约后的“平易”。先生的文字,从不故弄玄虚,猎奇求新,而是如话家常,给人一种愉悦、亲和、舒适、惬意的感觉。先生写自己上的贾家花园胡同普励小学、北京六中,写学校里那些字字珠玑、声声入耳、唱起京剧来如痴如醉的大先生们,写他所供职的风雷京剧团的前身——地处北京大栅栏庆乐戏院的新燕京剧团……字里行间,都是他对西城风物人情的追忆,对老北京人文风俗的流连,对京剧艺术的三昧其味,先生的文字有一种魔力,浅者见浅,深者见深,每一笔的背后,都有一段丰厚的蕴藏,构成一种无限潜在的文化辐射力。
先生不仅写京剧发祥地西城的历史,写西城的各处文化地标,写西城的各大戏园子,他更写情、写人、写义。四喜班班主梅巧玲,也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祖父,祖孙三代都居住在西城区的铁树斜街(原铁拐李斜街),梅巧玲不仅技艺精湛,而且人品高贵,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为朋友在灵前“焚券”“赎当”的梨园佳话被先生写来催人泪目,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京剧发祥地西城的历史风华,更看到了一代代戏曲名伶在舞台天地之外的高尚艺德与人格魅力。
西城大栅栏地区是京剧人聚居和从事艺术实践的基地:三庆班的高朗亭等人来到了西城的陕西巷、四喜班的梅巧玲也把班址选在西城的陕西巷、春台班班址在西城区的百顺胡同、西城区大外廊营1号走出了京剧五代谭门艺术家,培养京剧人才的科班——富连成、荣春社、鸣春社也都在西城……先生不仅考证了这些京剧发祥的历史史实、遗迹、班址,更用深情地笔墨写了这些为京剧发祥、传承事业倾尽毕生心血的名门之后。杨月楼得到了“京剧鼻祖”程长庚的赏识,杨月楼的儿子杨小楼在父亲病逝后,又得到了老生泰斗谭鑫培和著名武生杨隆寿的帮助。京剧名门梅家、余家、谭家、杨家,都曾有相互提携、相互援引的感人故事,正是一代代京剧人的大仁、大情、大义,他们的执手相托,让西城这片京剧发祥的沃土充满了血脉赓续的人文温度。
张永和先生以“京味”戏曲剧作家的宏大视角与细微处落目的人文情怀,真真切切地写出了京剧发祥地——西城这片沃土上演绎百年的真善美、信义昭彰、人间真情。一条京杭大运河,载来了京剧的“父亲”徽班、京剧的“母亲”汉调,在西城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徽、汉、京艺人们兼容并收、融合发展的足迹,而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片京剧发祥地,并非为了使之成为供人参观、游赏、驻足的遗迹,而是让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人、情、事“活”起来,传下去,这才是支撑京剧艺术薪火相传二百年的立身之根,信义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