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铁栏就这样把母亲和少年分开,女儿在里头,母亲在外头。
“你在里面睡得好吗?食得饱吗?你要听管教的话,好好改造,妈妈和哥哥都好挂住你,盼望着你回家……”隔着铁栏,母亲不断拭去眼角的泪水,哽咽着呼唤女儿的名字,伸手想去摸一摸女儿的头……
“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一定听管教的话,好好改造,我出来要回去好好工作孝顺您……”惭愧、后悔、自责、内疚的言语化作泪水打湿了覃某(化名)的衣襟。
一时间女儿流涕,妈妈痛哭,一旁的检察官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是检察官在看守所安排亲情会见时发生的一幕。
基本案情
覃某(化名)自小父亲意外身亡,母亲被迫外出打工,忽略了需要关爱的覃某。正处青春期的覃某交友不慎,受朋友影响,误入歧途,因参与贩卖毒品活动被羁押在看守所,事后她非常后悔,她的家人也很震惊。
为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帮助犯罪的未成年人迷途知返,办案检察官在充分评估案件办理情况的基础上,安排了母女见面。会见准备结束时,承办检察官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律后果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覃某进行了开导和鼓励,同时对家长进行了法治教育。
通过此次会见,借助亲情的力量,更好地教育和引导覃某反思自己的行为,充分认识自身错误,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重新走上人生正轨。
检察官释法
什么是亲情会见制度?
亲情会见制度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行的一项特殊保护制度。为认真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办案中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让他们相互交流,进行亲情感化,帮助未成年人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给被害人及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从而迷途知返。
亲情会见有什么作用?
1.使涉罪未成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司法温情,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悔悟,接受改造,通过亲情感化更好地教育和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拾生活的信心,最大限度保护和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2.对家长的法律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重塑,让家长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帮助涉罪未成年人融入社会,为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搭建一个“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