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深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金台资讯 2024-11-22 16:16:43

“现在村上产业发展起来咯,村集体经济也带动种植大户承包了很多土地,沙参、车前草、紫苏,地里种地很多。我们都在地里帮忙,活多得很,干一天活有60块钱,加班还有加班费,一个月有将近2000块钱的收入。”11月19日,在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方家沟村种植大户杨大兵沙参地里,村民吉庆容高兴地说。

近年来,东兴区立足农业特色优势资源,坚持区域统筹、因地制宜,持续挖掘村级发展优势潜力,采取粮经复合、稳粮增收路径方式,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优质、高效的特色产业,全力拓宽强村富民路径,紫苏、紫皮大蒜、佛手瓜、黄精……特色种植正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新活力。

紫苏长成致富“金药材”

11月19日,在高梁镇方家沟村,连片的紫苏枝繁叶茂,一片一片“紫叶”点缀在碧水青山中,宛如一片紫色的海洋,微风吹拂,香气四溢。据介绍,再过10天,今年的紫苏将迎来了最佳采摘期,该村即将组织人手采摘紫苏叶,将紫色的叶片变成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近年来,紫苏因独特的芳香深受人们喜爱,它可食用,可入药,可榨油,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富含硒、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紫苏产业成了一门成本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优质产业。

今年,高梁镇方家沟村采取“粮经轮作”共种植紫苏1500多亩,长势良好的紫苏每亩能产300公斤干货紫苏叶、200公斤紫苏梗。“目前今年紫苏价格每公斤25元左右,产值每亩预计约8000元。”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粟绍全说。

与此同时,该村正加紧建设中药精油加工厂,用于提取紫苏、玫瑰、芍药等作物精油,提高产品附加值。“我们精油生产厂采购的设备是全国最先进的蒸馏萃取设备,是精油提炼方面的通用设备,可提炼50种精油产品,设计年产合格中药精油20吨。现在设备已经入场正在调试,即将试生产。”粟绍全介绍。

当前,方家沟村产业发展已经多点开花,全村共引进企业7家,推动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5个,建成南美白对虾养殖车间1个,建成“紫苏精油生产厂+种植基地”“食用玫瑰生产厂+种植基地”,采用套种、轮作模式,种植车前子、食用玫瑰、益母草、大豆、沙参等经济和粮食作物共计4400余亩,形成“林下、粮药、水域”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年产值近9000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也从1300多元增加到了46万元。

未来,方家沟村将以玫瑰产业和紫苏产业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立足中药材原材料种植基地,努力创建中药材粮蔬星级产业园区,更好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紫皮大蒜鼓起村民“钱袋子”

“田家蒜,永福姜,白合海椒,调味乡。”这是东兴区民间流传的一句话,道出了田家紫皮大蒜作为东兴区调味品的重要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色泽和蒜香享誉市场,已成为“甜城味”的一张重要名片,更是各地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

日前,走进田家镇紫皮大蒜核心种植区火花村看到,9月份种下的紫皮大蒜长势良好,上千亩绿色的蒜苗尽显勃勃生机。“紫皮大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本村种植历史已有80余年,在采用‘稻蒜轮作’模式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紫皮大蒜种植面积达1500亩,平均亩产1500-2000/斤,产值6000-8000元/亩,紫皮大蒜已经是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火花村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为提高紫皮大蒜质量产量,火花村与农科院加强合作,为种植大户和村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培训和服务,帮助解决种植技术难题。此外,火花村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传统工艺,研究制作糖醋蒜,助农增收。

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火花村并未故步自封,仍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培育和发展新的特色产业。“自2021年来,我村利用不适合耕作的‘二台土’闲置土地资源,发展中药材佛手种植50余亩,共有佛手树1000株,今年收获了8000多斤果实,效益很好。”火花村党总支书记邹丹说。

据悉,为扩大佛手的种植规模,打造千亩中药材佛手种植基地,今年,火花村在农科院相关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繁育了近2亩佛手苗,分株扩种后,佛手种植面积江达到500余亩。

“通过种植紫皮大蒜、佛手、花菜、天冬等经济作物,本村年产值已达500余万元,村民平均增收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40万元。火花村将继续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邹丹说。

黄精铺就增收“黄金”路

时下,走进鲤鱼塘村黄精种植园区,上千亩黄精枝叶繁茂,村党总支书记杨鑫华正挥动锄头,挖起几株根系发达、色泽黄润、肉质饱满的黄精黄精,查看长势。“黄精和生姜相似,生长在地下,一株成熟的黄精块茎有十多斤、有的达20斤。到明年,我们的黄精就可以大规模收获了。”杨鑫华说。

黄精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之功效,颇受市场欢迎。鲤鱼塘村位于川南腹地,属于典型丘陵地貌,山川连绵起伏、资源充盈丰富,且民间种植黄精、天冬、枳壳、白芷等中药材历史悠久,种植黄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悉,自2021年以来,该村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集体所有制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整合内外资源,以投资人+管理者+村集体经济+农户(土地承包者)的发展模式,投资上千万元,在开垦荒地建立起了黄精种植园区。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可让黄精年产量达到3000吨以上,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

“今年,鲤鱼塘村还联合投资建成了永福镇中药材粗加工中心,可以对黄精、天冬、白芷、枳壳等中药材进行粗加工,将药材筛选、烘干、分级、切片后,再投入市场,以增加黄精产品附加值。”杨鑫华说。

3年来,鲤鱼塘村还积极推进黄精产品的多元化和品牌化,黄精系列产品已经涵盖了黄精茶、黄精果脯、黄精挂面、黄精酒等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当前,鲤鱼塘村中药材产业正不断做大做强,该村已发展中药材黄精种植1400余亩、天冬700余亩、黄蜀葵200余亩,并辐射带动500余户村民参与黄精种植园区发展项目,为村民提供了70余个固定工作岗位,累计发放工资50余万元。在中药材采挖期,每年村集体经济收益有望增加至100万元。

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东兴区将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通过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村产业设施装备建设,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继续围绕“粮油药、猪牛羊、桑菜鱼”特色产业,加快构建“4+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强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让乡村产业根基越来越夯实、越强大,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谭琦琪)

0 阅读:1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