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爹味”言论的再思考:公共责任与个体权利如何权衡|黄河时评·返场论

新黄河 2024-11-22 18:28:11

11月21日,黄河时评就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引发争议的相关言论,谈了我们的看法,我们的基本观点为企业不宜越界干涉员工私权。(此前报道:胖东来要留神跌入“造神陷阱”|黄河时评)

新京报、澎湃新闻、广州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也相继发表评论,观点亦基本趋同。我们注意到,各家媒体的稿件刊发后,评论区有相当多的声音对胖东来表达了支持,这在企业动辄被互联网打工人“喊打喊杀”的当下,似乎构成了一种极有意思的反差。那么今天,我们以“返场论”的形式希望透过该事件更深一层的肌理,提供观点与分析。

胖东来事件,从广义上看,不仅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遇到的一些伦理问题,甚至也可缩影为公共治理的问题,因为这里既牵扯移风易俗、个体私权、企业自主权以及公序良俗和舆论评价等。虽然指涉者众,但核心问题无外乎两个,即企业该不该或者说是否被准许参与进个体私生活的范畴?如果可以的话,该以何种形式参与?

私权不该被粗暴的“等价交换”

昨天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胖东来之所以备受舆论好评,是因为它有别于其他被打工人和消费者诟病的无良企业,选择在日常经验中充分尊重员工个体,如为员工带来的远超同行业的薪资福利和令人艳羡的假期,以及员工承受委屈时送去的委屈奖,还是“奖励投诉者10万元,赔偿顾客883.3万元”维护消费者时一掷千金的豪气等。深受舆论爱戴的胖东来,不仅在于他提供了优质服务的那一面,还在于它积极承担公共责任的那一面:如此,似乎就形成了两个胖东来,一个是员工与消费者眼中的胖东来,一个是身处公共语境下的胖东来。

众所周知,近年来,各地都以多措并举的形式推进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在政策方针上都是以呼吁、宣传等软性措施呼吁起公众主动参与进来的内生动力时,一些个别地区因急功近利以公权之力过度介入相关工作,反倒生出舆情。

回到于东来的言论上来。我们注意到一种更柔性的观点认为,于东来的这番带有强制性意味的举措不是不可以实施,员工的权利也并非不能“剥夺”,而是在于员工自己的感受,如果员工可以接受,外界就不该发表意见,在此,我们依然需要强调的是,个人权利是不应该做任何形式的“等价交换”的。无论这种带有强制性意味的交换,是一家无良企业还是良心企业,都不应以面貌的不同而改变“私权不可被粗暴干涉”这一根本问题。

其实,无论是个别地区以公权力不当干涉个体选择还是企业以福利的形式变相抬高选择成本,这在本质上并无二致,无论是“钱”还是“权”,都不能以“为你好”之名,而未经任何协商地干涉个体选择的权利。

公共责任vs个体权利

“从明年起,为了推动美好生活、引导社会文明生活,胖东来人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婚礼不能铺张浪费,酒席不能超过五桌!如果做不到的,公司将从制度建设上取消一切福利。”

复盘于东来的此番言论,冲突点不在于那些理想的呼吁,而在于——“一切”。而逻辑硬伤在于,在公司福利这一指挥棒面前,于东来在此处将工作场景内的个人和私生活时的个人“混为一谈”。

鉴于胖东来作为商业清流般对待员工的与众不同,持辩解态度的人会认为既然胖东来给出的福利本就是法律规定的范畴之外的,那么基于权责对等,员工多让渡一些个人权利也没什么大不了。这里需要阐述的是,企业福利的针对对象是作为员工时的个体,那么所投射的环境也只能是工作场景内,当然,企业并非无权对员工所拿的超出“本分之外”的那部分提出相应的道德期许,而是不应该将勤奋工作所得与个人私德全部绑定:假设胖东来当初选择只将福利待遇中的特定一部分拿出,或是在不影响现有福利标准的前提下,单独另开设一类奖金,将强制改为激励,以自由抉择替代被迫剥夺,而不应动摇员工福利的既有格局,或许舆论的反响就会大为不同。

由此带来的警醒是,企业对外承担公共责任与对内保障员工权利时二者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应该有更高级的融合方式,如果只是将二者径自重叠、甚至全覆盖,就会有胁迫、冰冷之感——企业试图承担公共责任这值得鼓励,但应该是在如何权衡二者利弊上做加法,而不适宜一股脑地在个人权利上做减法。

而饱受诟病的,胖东来的“爹味”,就在于它承担公共责任的时的“自我”与作为企业承担分内职责时的“自我”,越过了那条微妙的边界线而“打起了架”。

不过依然不可否认的是,一家民营企业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初心是值得尊敬的。身处转型社会之中,如何在外部期待与内部实际之间取得更好的发力点,这不仅是胖东来,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在试图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时遇到的普遍问题,在这场探索中,胖东来或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可能是第一个摔跟头的,但,如果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社会进程开始关心公共议题中,如果持各方观点的人能更加温和理性,不护短也不偏执,如此说来,对胖东来的批评与赞美,都将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舆论成长。

[媒体观点]

澎湃新闻:胖东来当然可以为员工打造极具生活化的工作环境和充分人性化的公司福利,但是不能以家长的姿态,粗暴地介入员工的私人生活。企业可以把员工当孩子来呵护,但是不能将自己视作家长去管教员工。也难怪,这次不少网友不客气地直言,从这番规定中嗅到了浓浓的“爹味”。

大众新闻:这件事情到底怎么解决,不妨由胖东来员工们自己决定。彩礼怎么规定既符合移风易俗的导向,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酒席要不要规定数量,规定数量的话,到底几桌更合理;违反规定,取消的是哪些福利?不妨经过内部讨论最终形成企业文化。胖东来也完全可以邀请外部力量共同参与,避免内部讨论仍然是老板一言堂的担心。

顶端新闻:这样的"爹味",是否还有点暗爽?如果换个词,也能叫人文关怀。"爹味"和人文关怀有时候是搅在一起的,如果不爽的叫"爹味",爽的就是人文关怀吧。

评论员:李明校对:汤琪编辑:刘玉红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