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如踏“红舞鞋”:舞步不止,奔赴救人主场

南方都市报 2024-11-23 13:18:25

“从医35年,我认为做医生就如同穿上了‘红舞鞋’,踏上了烙红的‘旅途’。源于医学本身不断地飞速发展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习的‘舞步’是停不下来的。心内科医生时常要和时间赛跑,分秒必争地对病人施救,晚一分钟,病人就多一分风险。”在庄义浩医生看来,医疗救治虽然和个人能力有关,但高水平的医疗需要团队合力实现。正因如此,医生不能藏私,要促进同事、学科、团队发展起来,患者生命安全才能更有保障,医生肩上的担子也能相互分担,大家扶持同行。本期略知二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庄义浩分享他的从医故事。

讲述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庄义浩

1989年毕业后,我就来到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当医生。1991年二院设立心血管内科专业,我转为心内科医生。见证了医院从一个普通医院成长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也见证了心内科团队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很多心血管疾病病人,未发病的时候,对生命安全就有潜在威胁;在发病时,病情的演变非常迅猛,对医生处理的专业能力和处理速度要求极高。别的科室疾病进展速度可以按天、按小时计算,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可能是按分钟,甚至按秒计算。其他科的医生都怕碰到有心血管问题的患者,在大家的认识里,心血管医生就是给大家保驾护航的。

医生穿着“红舞鞋”前行

医生的“红舞鞋”踏在烧红的烙铁上,在岗一日,就得不停地“跳舞”,停下学习的“舞步”,很快就会因为理念、方法、技术跟不上医学进步而满足不了对病人进行救治的要求。作为心内科医生,过硬的专业技术,果断的处理能力、稳定的心理状态都是必需的。

合格的心血管内科医生应具备创造奇迹的能力,危急时刻用自己的“武器”,把患者“抢”回来。医生看似云淡风轻地完成一次抢救、一台手术,背后则是持续地学习和不断地训练。治病救人光靠一个人是做不好的,一批批优秀的心内科医生把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推动团队发展壮大;在工作中,年轻医生遇事,团队资深医生做后盾,协助解决问题;后进的年轻医生推着前辈们继续深耕专业,引领学科发展。资深医生不藏私,技术开放引领年轻医生成长,病人有“医”靠,学科有发展,工作有分担,这是多赢。我很欣慰,如果今天我退休了,培养起来的工作团队依旧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很多心内科患者的情况危急且复杂,要求我们在面对患者时,要专注、果断,迅速确定治疗方向和办法,然后心无杂念地去实施。如果医生对治疗的结果瞻前顾后,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反而影响救治的结果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舞者”,最重要的是确认选择正确,过程正确,不要过度关注结果。

心血管介入治疗是心血管内科学科发展的一大重要领域,近年来,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进展迅速,为广大的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为优化及精准的治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1997年我去北京进修,进修回来就主要负责二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在深圳也是最早从事冠心病介入的医生之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群体大,急诊量多,可以说是医师职业中最辛苦的一个群体。最初我不仅要完成病房和门诊等工作,还承担了医院绝大部分冠心病介入手术和全部的急诊手术。繁忙的工作带给我丰富的职业成就感的同时,也让我的日常生活陷入混乱,生活完全跟着病人走,工作状态就是24小时待命,没有节假日。当时怕听到电话响,更怕漏听电话,任何时候手机必须在我能听得到,看得着的地方,生怕因漏接电话,耽误了患者的救治。紧绷的状态持续了十余年,直到有同事分担了大部分急诊手术的工作,我才有了相对规律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高强度和不规律的工作节奏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节奏和个人的时间。为了安抚家人情绪,我有几次约太太去看电影,但运气实在太差。不是在去的路上,就是刚买了票就被电话叫走了。最好的一次是电影刚放映,就接到急诊电话赶回医院,后面我对电影院就有了心理阴影,总会把电影院和急诊联想起来,至今我也极少去电影院。一个介入医生的成长首先是建立在家人极大的付出和强有力支持上,这也是我一直奔赴在救治一线的底气。

做医生还得身体好,高强度工作使得心内科医护有不少“伤员”。介入医生长期不规律生活、站立手术,暴露在X射线环境中,手术要穿戴几十斤重的防辐射装备,普遍有失眠和严重的颈部、腰部劳损,得靠护腰、弹力袜等“加持”才能保持工作,身体不好,是“撑”不下去的。

医生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者”,还要学习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综合知识。哲学能提升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提升疾病诊疗技术和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学帮助医者理解患者的痛苦,提高自身对抗负面情绪的能力,进而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好的医疗过程,需要医者和患者相携同行,心理学则能帮助医生搭建和病人沟通的渠道,如果医生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则能让治疗事半功倍。

等治不如防

作为医生,希望每一个患者能转危为安,安然走出医院。心内科危急重患者很常见,医生对病情发生、发展、演变和结果有专业判断,危急情况下,大家就是抢一个先机。

之前我接诊了一位肾移植后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第一次抢救回来后,患者随时可能再发作,再发作可能就会失去救治机会,需要立刻紧急手术。当时反复和家属沟通,家属担心手术会对移植的肾脏有损伤,犹豫不决间,一小时后患者再次发作,丧失了最后治疗时机。

治疗过程时有波折,如果因患者和家属不理解治疗方案,医学常识缺失或医患沟通不畅延误了救治时机,是很遗憾的。医疗是医者和患者相携而行的过程,会看病和懂得就医同样重要。

我之前还有一个病人在术中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经抢救完成手术后,病情不稳定,在主动脉球囊反搏和呼吸机的维持下,转到重症医学科治疗。我每天去探视病人,协同相关科室治疗,病人恢复很快,脏器功能未受影响,但不幸发生皮肤较大面积坏死的并发症,患者情绪低落,抗拒治疗。我反复和患者和家属沟通,后来患者在我的鼓励之下转烧伤科做了皮肤移植,安然出院。我也很荣幸,能见证患者健康出院。

不少人认为生病就等于不健康,健康就是没感觉到不舒服,这是一种误区。人都会生病,无疾而终是一个理想,如果对疾病进行有效管理,绝大多数能回到健康的状态;很多疾病未表现出体感不适,但不做管理,却会“后患无穷”,甚至危及生命。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是慢性、长期、终身性的,尽管这类疾病难以根治,但尽早发现,持续监测和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和延缓病情,享受相对健康的人生,这就是“全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国内心血管技术发展迅速,在解决心血管病“救治难”问题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速,心血管病仍是我国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医生作为守门人之一,能做的事情是很有限的。如果国民健康素养不提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改变,培养再优秀的医生、有再发达的技术,对于疾病的防治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对患者而言,求人不如求己,对医者而言。救治不如防治。最好的医疗就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和懂得和医生配合,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则是医生医疗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就心血管疾病而言,除了抢救之外,都是“防”,防发病、防发展、防再发。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疾病防治阵线要前移,健康宣教放首位,落实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这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其中不乏政府支持主导,制定政策指南,开展群体监测,进行公众培训;医护支持,治病救人,推动学科发展;全民参与,关注并参与个人健康管理,把疾病预防做到实处。

统筹:南都记者李榕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摄影:南都记者赵炎雄

通讯员:帅菲斐王璐鑫吴文妍

0 阅读:4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