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我可以骄傲地称之为家。”站在黄浦江畔,意大利人西蒙尼·泰泽(SimoneTrazzi)热情分享他与上海的缘分。
2008年,他和妻子一道来上海寻求工作机会,那时他只是一个年轻的经理,如今已是欧菲集团亚太区首席运营官,孩子们也在上海成长,会说中文,他称这座城市为“家”。
11月23日,2024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颁授仪式在黄浦江边的世界会客厅举行,包括泰泽在内的50位外籍友人荣获“白玉兰纪念奖”,上海市政府外办主任孔福安向他们颁发奖章和证书。
“上海市白玉兰友谊奖”(包括“荣誉市民”“荣誉奖”)和“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以上海市花白玉兰命名,是上海市最重要的对外表彰项目,旨在表彰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外籍友人。该奖项自1989年设立至今已历三十五载,共有1877名外籍人士获奖并成为“白玉兰大家庭”的一员。
今年的50位“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克罗地亚、丹麦、法国、德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土耳其、英国、美国等18个国家,在经贸、金融、科技、航运、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农业等领域为上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跨越时间和国界,搭起交流的桥梁
每个“白玉兰纪念奖”背后都有一段深厚的跨国情谊。
有人把握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先行者和开放窗口的机遇,在沪投资创业,经过20多年发展,从小团队发展为2万名员工的大企业;有人成为国际文化、学术沟通的桥梁,三十年不懈奔走,助推中外交流,培养学科领军人才;还有不少人对上海情感深厚,携家带口久居于此,充分融入上海、融入中国。
72岁的马克·戴勒贝什(MarcDelpech)是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法联合医学院法方副院长。
1993年,戴勒贝什作为巴黎第五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在法国培养了一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以下简称“交大医学院”)的免疫学博士研究生,并协助其回国发展。同时,他每年受邀到交大医学院为法语班学生授课。
出于对上海的热爱以及对医学事业的拳拳之心,他始终无偿为交大医学院工作,并积极联络其他法国院校、专家来沪协助医学教学及研究。在他的努力下,交大医学院同法国合作迅速发展,在1990年代初期已经与法国13所大学签订了双边交流协议;2008年,他牵头开创了中法合作科研硕士联合培养,为中国基础科学教学做出巨大贡献。31年来,戴勒贝什每年至少来沪4次,累计无偿在沪工作时间达1500余天。
为医学奔波的这些年,戴勒贝什也见证了上海的变化。他记得,1994年第一次来到上海,街道上挤满了自行车、百货商店里东西很少,“(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也被你们的城市文化所吸引”。自此,他几乎每年都会回到上海,目睹了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铁线路、私家车数量飞速增长,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显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这些变化绝非易事。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这些努力的结果也令人叹为观止。”戴勒贝什说,这些改变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他们带来了自己国家的文化,创造了一种有趣而丰富的文化融合,甚至惠益全球,美美与共。这也是上海享誉全球的原因之一。”
菲利普·杰奎琳(PhilippeCinquini)已定居上海23年,过去是上海法语培训中心副主任、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法国教育总署主任,推动江浙沪皖地区学生赴法留学、法国学生来华学习等中法文化教育交流活动;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国艺术史教授,培养学生,并致力于中法艺术交流。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文化上也应有一席之地,成为国际上重要的文化之城。”他表示,自己只是中法文化交流间的一座小桥梁,而小桥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艺术史领域作出贡献。“100多年前,在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影响下,才有了中法的美术交流史。我们应该继续沿着这条路,拉近两国在美术和文化交流上的距离,中法都应为此做出努力。”
在“第二故乡”上海“圆梦”
“我第一次来上海的时候还很年轻,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希望能够在职业上获得成功,而上海这座城市给了我无限的可能性。”欧菲集团亚太区首席运营官泰泽介绍,他所在的企业是一家意大利汽车零件生产厂,在中国有7个工厂、超2000名员工。
问及事业成功的原因,他说“主要得益于中国电动车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过去这些年,上海在工业、商业、物流、金融、创新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所以我们决定将集团的研发、生产都放在上海。上海对于意大利人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当天,作为“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泰泽带着家人一起来到颁奖现场。“今天是儿子的9岁生日,带家人们一道,希望他们能够见证这样一个荣耀时刻。”泰泽说,两个儿子都在国际学校念书,混合中国和意大利文化,拥有全球视野,儿子的中文“说得比我还好”。
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泰泽的岳父岳母也来到了现场。他表示,这个政策对许多想来上海的外国人非常有帮助,不仅能让他的家庭团聚,也方便企业家考察工厂、拜访合作伙伴、寻找新的商机,有助于上海和世界建立更深的连接。
科世达亚洲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罗茂天(MatthiasMross)带着两个女儿一起接受了采访。大女儿在2012年出生,同年他来到上海,加入科世达中国管理团队。
科世达集团是一家德国企业,也是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罗茂天充分利用企业在欧洲和北美的资源优势,将科世达中国约60%的产品销售至海外市场,使企业成为一家“反向带货”的外资企业,销售额在12年间从20亿元飙升至120亿元,实现了惊人的6倍增长。尽管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他始终自信,“我相信还有很多机会”。
工作深耕上海的同时,他将全家安置于此,视上海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长大,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我们有中国朋友,也有外国朋友,孩子们在文化融合的环境中成长。这里的教育体系很出色,跟其他国家相比也很安全,而且孩子们也很喜欢这里。”罗茂天说。
上海打通外籍人士在沪生活“小微堵点”
近一年来,上海市政府外办聚焦外事服务“五个中心”建设、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开展了多方面实践探索,会同上海各相关单位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外籍人员的便利化举措,为他们在沪经商、工作、学习、旅游、购物等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
上海市政府外办表示,今年以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外籍人员来沪数量稳步攀升。为进一步提升国际旅行便利,打造入境服务第一站,上海在浦东机场T1和T2航站楼、虹桥机场T1航站楼部署建设了三个“口岸式”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支付、文旅、通信、交通四大功能场景,为入境国际旅客提供服务手册、旅游地图、手机SIM卡销售、交通卡销售、外币兑换、零钱包兑换、移动支付以及人工咨询等全天候服务,还投用了全国首台支持外卡支付的中英双语交通卡自助售卖机,支持外卡、银联卡、现金、支付宝、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支付方式,外籍人员在沪出行、支付便利进一步提升。三个综合服务中心启用以来,累计接待业务咨询办理超10.6万人次。
今年4月,《上海市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动方案》推出,上海根据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推出一系列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举措。今年1至9月,全市共实现5.5万家商户、8.5万余台受理终端支持受理外卡支付,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医、学”八大场景和横向12个重点商圈、18个特色旅游街区。
此外,上海各部门聚焦提升各场景各环节涉外服务供给水平,全力打通在酒店入住、看病就医、景点预约、交通出行、常用APP使用等方面的“难堵点”。比如推动全市酒店全面开放外籍旅客线上预约和线下接待,指导中小酒店开展住宿登记;研究推出外籍人员就医身份核验机制,建立数据认证接口,减少线下人工审核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大力发展国际医疗旅游;推动全市文旅场所开展护照便利化应用改造,优化预约及售票界面双语服务。
今年,市政府外办推出9语种的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网站,以外籍人员第一视角为导向,打造集“信息发布、办事服务、咨询互动”为一体的多语种国际化服务平台。通过集成全市涉外服务资源,为来沪工作、旅游、生活、经商、留学等外籍人员提供全方位、场景化的信息导引服务。另外,重点围绕《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涉外政策提供多语种政策解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