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咏春》特别版再登香港舞台,现场配乐、林子祥高歌推广曲……深港创新合作亮点爆棚

羊城派 2024-11-24 10:55:14

火爆出圈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继今年1月赴港首演之后,11月22日至24日再登香港舞台,推出特别版作为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压轴之作,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连演五场。

特别版震撼首演,吸引1700观众观剧

22日晚的特别版首演,文化中心大剧院座无虚席,五场演出的座票早早售罄。主办方在剧院现场利用楼梯和走廊打造出“咏春巷”沉浸式文化体验区,洋溢着浓厚的岭南传统文化氛围、体现中华武术精髓,吸引了众多市民观众打卡留念。近1700名观众走进剧场见证特别版的首演,历经两个小时的演出,伴随着香港著名音乐人林子祥创作并演唱的推广歌曲谢幕,全场观众为演员们的精彩演绎送出如潮的掌声。

香港市民李先生身穿国风唐装,在咏春巷体验区的木人桩前打卡留念。他正在清华大学读管理学硕士,不过本科修的是历史,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恰逢假期,因为听了很多朋友推荐这部舞剧,于是特地赶回来观剧。

“两个多月前我就抢到了票,可以弥补在深圳没看到《咏春》的遗憾了!”深圳市民孔女士下了班,带着刚放学的孩子专程从罗湖过关,前来香港“追剧”。“舞台上多次出现的光真的很振奋人心,带给大家心中的‘那束光’是最完美的!”孔女士说。

读小学五年级的林同学和李同学从开场前对《咏春》的懵然,到观剧后连连兴奋地说“太好看了”,他们告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对舞剧结束时打在屏幕上的那段话“英雄站在光里,愿我们是那束光”印象深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束光,每个人都会发光。”李同学用稚嫩的声音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理解。

深港共创共同传承中华文化

此次在香港首演《咏春》特别版,一大亮点是采用了现场配乐的形式,由香港指挥家冯嘉兴率领乐团TheSymphonicPops进行现场演奏。台上的舞者与台下的乐手默契呼应,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主演“叶问”的常宏基演出后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场配乐不同以往演出的预录音乐,更需要艰难的磨合过程,“但这是更加身临其境的一种新体验,舞蹈和音乐的相辅相成,让我感到随乐而舞,以舞演武更达至某种水到渠成。”

在特别版舞台上,舞者队伍中也出现了香港演员的身影: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毕业生黄丹洋参与了本次演出。黄丹洋说,自己从首次观看舞剧《咏春》便被其深深吸引,此次成功入选参演,实现从观众向演员的“转身”,尤其是可以身披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跳自己喜欢的舞蹈,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有机会穿上香云纱跳舞,不仅对我的力量是一种挑战,更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黄丹洋说。

“这次特别版《咏春》是深港两地艺术家的一次深度合作交流,希望这种融合互动的形式能让观众的现场观感更有层次感。”香港特区政府康文署署理署长/副署长(文化)谭美儿告诉记者,舞剧《咏春》贡献了高水准的演出,她已经“三刷”该剧了,但能看到每次表演都比先前更纯粹、更加精益求精,“他们一直在进步”。

“学生专场”增进香港青少年文化情感认同

本次特别版《咏春》首演前,主办方特地于22日下午推出“学生专场”活动,邀请了来自六所香港大专院校、中小学约150名学生到场,希望进一步增强香港青少年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当天,主创团队为学生分享了舞剧亮点、海内外巡演高光时刻,并由主演们现场演绎《咏春》八卦掌和小念头精彩片段,博得现场同学们如雷的掌声。

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中国舞舞蹈社的黄同学对“咏春拳”有所了解,他觉得通过参加专场活动,能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位学生许同学则表示,从演员的讲解中听懂咏春拳的文化内涵和其具有的文化意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