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十年是改革开放之后这几十年的“基础”,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其主要理由有这几个—— 一、是这三十年所建立的“举国体制”把国家意志和国家动员能力提高打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这个甚至都不需要论证。大家只要想一下或者比较一下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看还有没有同样成功的案例,就应该明白,这个基础到底有多么重要。因为这个基础的背后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意志与社会动员能力”。解放前,中国不论是上层建筑还是底层社会动员能力都是很差的。印度现在还缺这个,他的底层社会动员能力现在还不高。 二、前三十年积累的“国家所有”的工业体系、国防体系、科研究与体系……。这是在真正“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完成的。而此前的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中国是“制度落后”、“国家贫困”、积贫积弱、战争基本不断……的。自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整个国家事实上是一个穷的叮当响的烂摊子。三十年的时间里,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民穷也是真的。但“国家所有”的东西的积累可也是惊人的。而这就是改革开放的“资本”基础。 三、观念的改变。前三十年搞的破旧立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别是破旧,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应该是居功至伟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在这期间有多少习以为常的观念习惯被破除掉了?而有了这个,创新就很容易被全社会所接受。这个观念“基础”不重要吗?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什么几十年的时间里都能保持高速发展?核心应该是基础牢靠。 当然,这个基础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