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高心同
打破砂锅,奇问无穷。11月24日,“科学咖啡馆·创想季”菠萝科学论坛在西湖体育馆继续开展。
在这场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浙江省科技馆、杭州西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科创之江百人会主办、《浙商》杂志承办的、“科学咖啡馆”与“菠萝科学奖”的破壁联动中,台湾大学特聘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天文学博士孙维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中山,浙江寿仙谷植物研究院副院长杨继鸿,浙江工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李腾,及“认养一头牛”研发负责人孙美玲五位专家学者及食品行业的领军人物,围绕“打破砂锅问到底:科学‘食’光机”主题,共同探讨舌尖上的科学奥秘,展开一场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对话,以激发食品科技的创新思维,促进科学领域的跨界交流。
为什么宇航员最好吃点川菜?我们所吃的杨梅品种,背后蕴含着哪些果树科学奥秘?灵芝仙草怎么走入寻常百姓家?对付破坏冰冻食品的“坏蛋”冰晶,我们有哪些办法?现场,五位专家从食物入手,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发表演讲,带大家领略食品背后的科学秘密。
“川菜特有的辣味,不同于大部分味道的产生方式。它是一种痛觉,而非一种鼻后嗅觉。”以吃川菜有益宇航员的话题为引,孙维新教授给大家做了一场关于太空的科普。
“你知道杨梅有哪些种类吗?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它们呢?水晶种杨梅晶莹剔透,口感细腻,粉红种杨梅大个味甜、色泽红润,荸荠种杨梅则黑黑小小……”高中山教授以《果树科学的奥秘与美食的邂逅》为题,通过讲解杨梅、桃子的品种,种植模式、管理方法、采后保鲜、深加工开发等常识,揭秘果树科学如何为大家带来舌尖上的享受。
“冻肉融化有血水,是因为生长的冰晶破坏了肉的结构,导致肉不再能锁水;捐献的血液一旦在血站中冷冻超过4周,就无法再使用……”由冰晶重结晶对冰冻食品微结构的危害讲起,李腾老师以引人入胜的讲述,为大家介绍科学界对抗冻材料的探索。他说,最初,当发现可以使极地鱼类耐冻的抗冻蛋白时,科学家们兴奋不已。然而,由于在动物体内含量太少,加之过高的提取成本,导致抗冻蛋白在应用上较为困难。而后,李腾在研究中对“蛋白纤维”这一优秀抗冻材料的发现,使抗冻研究有了可喜的推进。他不胜欣喜地告诉大家:“从天然食品材料中挖掘冰晶重结晶抑制剂,既可以用于提升冷冻食品的贮藏品质,也能保护冻藏的细胞组织。”
科学如何助力食品产业升级?专家怎么看跨学科交流?随后,五位专家就此开展圆桌对话,共同探讨贴近民生的食品科学,由生活中的科学事件、科学健康、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入手,展开畅聊。
“如何在保证食品美味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出更符合健康饮食趋势的产品?例如,现在很多人对某种水果过敏,未来有没有可能通过育种改善过敏原问题?”水果过敏,是太多人的痛。主持人向高中山教授的这一提问,瞬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对此,高中山表示,解决过敏的问题,不只是医学的任务。特别地,一些药学手段也可以被介入。例如,一些桃子引发了人们的过敏反应,为此,可以把桃子蛋白提炼出来。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对桃子过敏的人“无痛吃桃”有望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