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文学,是文明交流的母体

钱江晚报 2024-11-25 08:34:26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杨初亮

著名作家麦家

“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第二届“良渚论坛”的主题。带着这个命题,我约访了麦家老师。他是本次主论坛6位主旨演讲嘉宾之一。

作为一名著名作家,麦家老师的作品目前已经被翻译成34种语言,除了图书出版外,作品还被大量改编成影视剧、歌舞剧,他又会如何看这个主题?

专访约在下午三点,因为刚刚结束出访智利的行程,这个时间恰巧痛苦地卡在他时差的“凌晨4点”。

麦家理想谷书店

幸好,我们的话题还是从案头上麦家老师今年的新作聊开了,从聊作品,聊舞台,聊人生感悟,聊到了世界交流……和麦家老师的谈话,也慢慢从拘谨到开怀。正如他所言:文学,是交流永恒的母体。

如果请您向读者推荐一本自己的书,您会选择哪一本?

对一个相对来说有文学阅读经验的人,我会推荐《人间信》,因为它的文本文学含金量相对比较高。对于普通读者、文学爱好者,我会推荐类似《解密》或者《人生海海》,因为这两本书故事的核相对比较大,故事足够吸引人。

《人生海海》和《人间信》是我的故乡三部曲中的两部,从写作角度,我采用了两种策略。《人生海海》我不想给读者在故事面前有走弯路、被迷惑的机会,我甚至在引导他往前走,有很清晰的故事线索。但是《人间信》里,我故意把故事剪碎,尤其看前半部分,它完全是散文化的小说,我可能潜意识在寻找那些愿意在文本面前停下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人。

写完《刀尖》后,麦家停笔三年,并表示今后再也不写谍战。又在五年后的2019年,交出了转型之作《人生海海》,口碑销量“双爆”,至今销量突破了400万册。今年,麦家推出新作《人间信》。在这本书里,他再一次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故事,用完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内心。

作为一个作家,您的小说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从作家角度来说,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不管是艺术家还是作家,首先在专业层面上要有突破,有建树。作家的作品要有技艺力,文本要做得高级。拿我自己来说,我的作品《解密》《暗算》,包括《风声》《人生海海》,到现在已经翻译到34个语种了,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作品好,让人一读就能马上被接受,然后就会不停被翻译被传播。但我写得相对来说弱一点的作品,就是写作中感觉自己进入了一种滑行的状态,虽然从结果上来说,我不能说它们是失败的作品,但它们是缺乏挑战的作品,最终它们能被翻译出去的机会就少了。所以我觉得,如果要让中国文学走出去,和世界各种文学进行交流,首先要把自己的作品写好。自己足够优秀,别人才会主动来认识你。

麦家的部分作品

虽然我们经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好作品就是有一个隐形的台阶,当你的内容好到越过这个台阶,就是我们所谓的进入了高原,其实大家就会去领略它,你如果没上这个台阶,别人就看不到,或者看了以后也不会欣赏。

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作家,语言确实是有相当大的问题,甚至一个南方作家和北方作家相比都有劣势,因为语言要经过一个转换的,语言的转化在文字的传播当中损耗还是比较大。在对外交流的时候就有很深的体会,如果遇到一个好的翻译,是可以加分。

您觉得中外文明的交流中,文学的重要性是什么?您是如何看这次良渚论坛以文学作为其中一个主题的?

中国文学历史上有很多浩瀚巨作,严格地说,在我们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当代文学几乎没有走出去的。但是这些年我们走出去的程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因为这些年中国崛起了。所以中国文学要走出去,首先要中国走出去。

但是和全世界都是“中国制造”的产品相比,中国文学对外交流这块还有欠缺,走出去的渠道还比较单一,像“良渚论坛”这种世界级的文明互鉴交流平台,非常需要。

有好的渠道和平台,交流什么样的内容也非常重要。应该鼓励优秀的、优质的文化走出去。这种优秀的文化,肯定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必须要包含中国人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美德。

中国文学要走出去,作为文学工作者包括艺术工作者,首先要一以贯之地心怀世界。不要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和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因为人们对美好情感有共同的向往。一个优秀的故事,它对所有人的吸引力是相通的。

理想谷书店

文化交流,文学一定是第一步。我们接触了那么多西方的内容,首先就是因为有大量的西方文学文本被我们翻译、被我们广为阅读。中国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有西方文学名著的脚印,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当有一天,我们的文学、诗歌、小说能够被广泛地翻译出去,甚至被广泛地阅读,我觉得我们的文化也就不愁走出去了。因为文学它绝对是一个母体,同时也是一只领头羊。我觉得文化上的富裕才是中国和世界走到一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桥梁。

文学走出去了,其他艺术肯定会跟出去。

良渚文明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实证,它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良渚出发,既能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也能摸到世界文明的未来。今年是第二届“良渚论坛”,它的一个主题是文学。作为一个作家,应该说我是回到了家里了。

文学不仅仅是文字,文学的根本是人心。文学就是人学,它既是对文明的一种高度重视,更是对人的一种关怀。

通过这次论坛,我可以认识更多的世界文明,让世界文明和我们中华文明一起舞蹈。

如果向外国读者推荐中国文学,您会有什么选择?

这还真的很难。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我觉得可以看金庸的书。但如果是真正想从文学意义上阅读,想通过阅读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我想我应该会推荐读鲁迅先生的书。鲁迅先生可能更具有中国的标签意义。

理想谷书店一角

和麦家老师聊天中不知不觉过去了近两个小时,离开时,麦家理想谷书店正好到了闭店的时候。

临行前,挺认真地“八卦”:“真的要写武侠小说?”

“确实不是随便开玩笑的,因为那个故事已经很成熟了,想了很多年(写武侠)。”

“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不会是你们想像中的梁羽生、金庸先生那样的(武侠小说)。我觉得武侠只是一种符号,但是里面的故事和人物的情感完全不是童年的、娱乐的,他是成年的。”

“会不会(这本武侠小说)突然就出版了呢?”

“那应该会在故乡三部曲完成之后吧!”

期待麦家再一次的挑战自我吧。

麦家理想谷

由受访者供图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