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身边24小时 2024-11-25 11:18:27

自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以来,南宁市积极探索无障碍环境建设新路径,从规划、设计、建设以及改造、管理等方面全面发力,让设施完备、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融入城市肌理,让更多人的生活有爱“无碍”。

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提升优化

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共享高品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

通过无障碍坡道来到大厅,戴上讲解耳麦,乘坐无障碍电梯来到展厅,在场馆解说员的带领下,详细了解广西的历史文化……近日,南宁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李志林与多位肢残人士来到广西博物馆,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观展之旅。

“场馆内的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为肢残人士观展提供了很大便利。”李志林直言,观展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无障碍设施带来的便捷、舒适,此次观展之旅很顺利、很开心。

这是南宁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提升优化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的办公建筑、综合(专科)医院、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大中型商场、星级宾馆、邮政营业厅、电信营业厅、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室外公共厕所等公共建筑,均按无障碍设计规范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外,南宁市还通过加装电梯、设置无障碍坡道等改造措施满足残疾人使用需求,改善特殊人群出行条件。持续开展居住小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小区,居住建筑无障碍建设率达100%。

交通服务无障碍日臻完善

“您放心地跟着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会一路带你们到达目的地。”近日,视障乘客罗女士在民族广场站乘坐地铁前往金湖广场,地铁站安保部门安排了专人陪伴,让她一路畅行。

在乘坐地铁出行时,罗女士得到了工作人员的暖心服务:联动始发站、换乘站和终点站,实现站点无缝衔接,完成全程陪同式爱心“接力”。“每次乘坐地铁我都会提前拨打地铁服务电话,从进站、候车、乘车、出站,工作人员都一直在身边陪同。非常感激地铁工作人员热心细致的服务,让我们的出行更有保障。”罗女士表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却感受到了温暖。

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打造“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全市公交站、地铁站、机场、长途客运站以及出租车上下客点等场所均安装了方便残障人士出行的各种装置,并设置有残疾人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售票窗口和无障碍公厕,通过志愿者服务站,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解决进站乘车问题。同时,南宁市积极指导相关企业落实残疾人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优待政策,已全面推行特定人群乘坐公共交通优惠政策及公交换乘票价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人文之城、关爱之城的魅力。

信息交流无障碍稳步推进

南宁市努力维护、保障好残疾人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多方位满足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南宁市图书馆从2001年起设立了专门的残疾人阅览室——“南宁市残疾人读书中心”,设置了多种无障碍设备设施,受到残疾人群体的欢迎。2018年,南宁市图书馆新馆开馆后设置了视障阅览区,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为残疾人群体提供针对性服务。视障阅览区特制适合视障人士的固定书架、阅览桌椅,并配备多种视障阅览设备,吸引了众多残疾人到馆借阅图书。

同时,南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还与南宁市图书馆合作共建图书流通站,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读书的乐趣。目前,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共有盲文读物3965册、视听文献98552套。为了让更多残疾人走进图书馆,市级公共图书馆均设有视障人士读物专架,还设有残疾人专用阅读区域。全市14家图书馆、13家文化馆、7家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面向残疾人免费开放。

此外,为帮助听障人士在急救时进行沟通,南宁市推出了微信小程序“无障碍急救平台”,用“无声守护”解决听障人士无法独立就医难题。听障人士只要打开小程序和手机定位并点击急救报警即可,实现接警员与听障人士无障碍报警交流。

居家生活无障碍显著改善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南宁市不断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这一民心工程,大力改善残疾人居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于家住上林县塘红乡马里村下凌庄的视障人士吴先生来说,今年最高兴的事就是家里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上林县残疾人联合会在他家门口铺设了一条无障碍水泥坡道,还为他安装了热水器、煤气灶、洗菜盆等,让他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根据残疾人的不同需求,以困难、急需、重度残疾人家庭为重点,通过精细化改造措施,切实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条件,消除残疾人在家居环境中面临的诸多障碍。据南宁市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困难、急需、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内容包括坡道铺设、扶手安装、地面平整、闪光门铃以及基本辅助器具安装等。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对于残疾人来说却是大幸福,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便利的生活空间,进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方便的扶手、平缓的坡道、整洁的橱柜、舒适的灶台……“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共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855户,一个个人性化的残疾人无障碍生活设施陆续走进残疾人家庭,极大方便了这些特殊群体的生活起居,打通了服务困难残疾人群体的“最后一米”。

畅行畅听畅视新环境市民受益

近日,南宁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残疾人代表对市区部分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开展督导体验活动,实地感受人文环境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和信息沟通无障碍,宣传倡导无障碍环境理念,通过在无障碍环境中畅行、畅听、畅视,体验新变化、感受新气象。

活动中,大家对南宁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李志林表示,无障碍环境其实并不限于残疾人,它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每位市民都会从中得到便利。李志林举例说,轮椅可以通行的坡道,健全人一样用得上,比如当你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时,坡道就让你免去了提箱子的劳累;对推着婴儿车的母亲、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坡道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作出系统规定,也为促进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南宁市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依法着力提升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提高残疾人生活品质,为残疾人更加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更加坚实的无障碍环境基础条件。

一审:孙捷铭

二审:韦玮

三审:王平和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