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岁的小女孩,因为脑瘫而腿脚不便,她的妈妈心中充满了担忧。害怕孩子会受到同学们的歧视,甚至担心女儿在学校会遇到重重困难。然而,当她带女儿走进学校的那一刻,眼前的场景让她感动得无以自已。
【信源】鲁中百姓观察2024-11-24 ——7岁女孩因罕见病行动不便,每天都有不同的孩子在门口等她,妈妈:我以为上学会很难,没想到这么温馨
七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笼罩在挥之不去的阴影下。小油米和一个我们并不陌生的女孩小娜,她们的童年因为脑瘫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
身体的残缺,让她们的步伐摇晃不定,也让她们的母亲对未来充满焦虑。上学,这个对普通孩子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她们而言,却像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同学们的目光,会是好奇、接纳,还是嘲笑、排挤?
小油米,七岁,来自浙江。脑瘫的阴影,让她步履蹒跚。妈妈担心她会在学校遭受歧视,内心忐忑不安地把她送到了学校。
最初的日子,小油米形单影只,独自徘徊在校园的边缘。但很快,情况发生了转变。同学们开始主动接近她,和她一起玩耍。
更让人感动的是,每天上学放学,总有同学主动搀扶她,风雨无阻。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好几个人。原来,老师每天都会安排一个同学照顾小油米,但更多时候,是同学们自发的行为。
甚至其他班的老师,看到小油米后,也会让自己的学生去帮助她。这份跨越班级、跨越年龄的友爱,温暖了小油米的心,也感动了她的妈妈。
小油米的经历,展现了校园友爱对特殊儿童的积极影响。同学们主动伸出援手,并非出于同情或者怜悯,而是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尊重。他们把小油米当作普通朋友,平等地对待她们,接纳她们,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这种友爱,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它能有效消除歧视和偏见,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自信,提升自尊感。在友爱的环境中,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异类”,而是集体中的一员。这对于他们未来融入社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