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徐州)专场推介暨丰县百里廊道苹果香宣传季活动启动仪式在丰县梁寨镇渊子湖畔举行,旨在推进全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质提升、品味提档、品牌提振”。徐州丰县素有“丰熟可抵三州”的美誉,依托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响果业品牌
开展乡村旅游业务
丰县属于故黄河决口泛滥区,故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丰县境内淤积,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等作用,形成了沙土地,沙土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使得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水果口感更加香甜。
丰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为加快发展果旅产业,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丰县果业研究院,积极实施果业振兴计划,借助梨、苹果等果业产品的不断壮大,擦亮“丰县苹果”“丰县苏翠梨”“丰县设施桃”等产品品牌知名度,开展乡村旅游业务。
丰县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是江苏省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是全国现代苹果产业十强县。近年来,丰县通过开展乡村旅游业务,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果园的苹果品质优良,产量也十分可观,亩产可达6000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在这里都被这些累累硕果吸引,并纷纷表示拥有了一份难忘的自摘体验。前来采摘的游客连连称赞道,“丰县的苹果别看它外表丑,但是个个都很甜,很可口相当好吃。”
此外,丰县万亩梨园也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农业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从梨花盛开到开园采摘,都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在梨园内,游客们不仅能体验到自摘的乐趣,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丰县白酥梨。
做优生态保护
打造乡村旅游观光风景
丰县大沙河的侵袭让土地贫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大沙河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昔日的飞沙滩逐渐被茂密的林木所覆盖,风沙的肆虐得到了有效遏制,现在的大沙河两岸已是“春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秋来万顷酥梨满枝头”。
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如今的大沙河,水质清澈、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成为丰县乃至江苏省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依托大沙河的自然风光,丰县在此建立了大沙河湿地公园景区,景区位于大沙河镇二坝村,为丰县乡村旅游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景区内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设有荷塘礼畔、百荷塘、西陈阁、孔雀园、百蔬园、湿地馆、双河源、潘公堤等多个景点,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的生态环境系统,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好去处。此外,丰县大沙河景区还积极开展各类湿地保护活动,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据统计,大沙河景区今年的旺季日均接待客流量为1万人次,预计年均接待客流达35万人次,为丰县及周边区域带来资本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等,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大力推动了丰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西陈庄依托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靠着四面环水、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湿地、梨园、潘公堤、故黄河、大沙河等环绕周边的景色,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游,建设了杉林荷塘、湿地花海、景观小品、游船码头等景观15处,形成“黄河故道、农人果园、苇荡荷塘、水郭村居”的田园诗画,吸引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劲吹文化风
打造乡村文化游
乡村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起源、传承与发展,丰县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构建人们新的精神家园,让乡村游热起来。
近年来,李药铺村依托本地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李药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将农耕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融合,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以传承红色文化为方向,走出一条“用绿色留住乡愁,以生态推动旅游”的特色宜居村庄发展之路,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资源。
同时,丰县文化部门紧贴群众的期盼与需求,着力展示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并注入乡风文明、法治教育、科学普及等元素,开展了“文化进城”城乡文化交流展演活动。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讲述着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新鲜事。自4月启动以来,已在丰县主城区文博园广场举办演出32场次,6个镇、20多家群众文化团队参与,观众达10万多人次。
丰县多渠道展示乡土文化资源,打好文化牌,开启“非遗+旅游”新模式,备受游客们青睐。6月初举办的丰县非遗大集,20多个项目、3000件展品精彩亮相。7月初举办的丰县伏羊美食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一饱口福,丰县太阳岛餐饮有限公司、丰县烹饪协会推出的以羊肉汤、烤羊腿、羊芹细、羊蹄为主的“全羊宴”更是火爆一时。
据丰县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把握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打造乡土文化品牌,唤起市民对乡土、乡情、乡愁的眷恋与回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文/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