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陈俊、苏晓洲、白田田
最近,湖南省长沙市下辖的县级市宁乡,迎来全国各地多个考察团。不少考察者感叹: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县级市能引进这么多大项目、培育这么多好企业,着实让人惊讶。
今年以来,宁乡市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引进投资额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1至10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
被誉为“湘中黑马”的宁乡,是如何从一个农业大县变身工业强县的?
5年新增5家百亿级企业
数据显示,近年来宁乡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等指标领跑长沙同类县市,连续三年有项目入选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近5年,宁乡年产值百亿级企业由“0”增至5家,数量占长沙市的四分之一。
宁乡“强”在何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是一个标志。
2019年至2023年,宁乡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由167亿元跃升至585亿元,在全国县市区中位居前列、占据湖南“半壁江山”,形成涵盖正极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环节的产业链闭环。
宁乡是国内少有的拥有完整储能产业链的地区之一。业界流传一种说法:储能材料产业形成了福建宁德和湖南宁乡“双宁”格局。今年,在锂电池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行情下,宁乡储能材料产值和税收依然保持“坚挺”。
产业之强,还集中体现于拥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宁乡5家百亿产值企业中,有3家来自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其中,中伟新能源生产的四氧化三钴、邦普循环生产的再生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弗迪电池则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宁乡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形成了“三链两群”产业格局,即先进储能材料、工程机械、智能家电智能配件3条产业链和生命科学、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两个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均有“拿得出手”的企业——
格力宁乡工厂从资源回收起步,成长为格力电器重要的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起和医药装备企业楚天科技的多个产品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专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星邦智能挺进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在宁乡,每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都会获得一座金杯。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说,虽然行业遭遇下行周期,但公司业绩今年依旧保持了40%左右的同比增速,“我们立志成为‘金杯’企业,有信心冲上百亿产值大关”。
抓工业“三拼三不拼”
在全国百强县中,宁乡是一个“后来者”。为何宁乡工业经济能够异军突起,成为“湘中黑马”?深入当地调研,宁乡的“三拼三不拼”令记者印象深刻。
——企业拼久久为功不拼一时一地。
过去,宁乡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宁乡人以“会读书、会喂猪”著称。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靠近长沙城区的宁乡实现了由“乡”到“城”、由“农”到“工”的转变。
宁乡市发改局局长田奇晖说,自1998年成立经开区开始,宁乡就坚持“强工业”目标不动摇。多个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壮大都是“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成果,有的重大产业项目持续跟踪近10年。
以先进储能材料为例,早在2003年,宁乡便引进由中南大学李新海教授团队牵头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之后,经历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低谷期,但宁乡发展这一产业的决心并未因此动摇,通过持续招引产业链企业,终于迎来了风口。
曾到宁乡考察的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贸促会副主任林炯儒认为,宁乡发展储能材料产业并不具备先天优势,其强势崛起的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招商拼专业眼光不拼眼前利益。
“装进篮子都是菜”的招商方式已经过时。宁乡开展基于产业链发展的“策划式招商”,与企业谈的不只是眼前利益,而是从技术路线、行业前景、资本市场等方面逐一剖析,有针对性地建链、强链、补链、延链。
比如,从零开始进行医疗器械产业策划招商,通过设立各种公共服务平台、降低初创企业进入门槛等,3年时间引来80多家企业。
“策划式招商”离不开专业化干部。宁乡市工信局局长张毅说,在宁乡,从市委市政府到园区、招商等部门,聚集了大量学经济、材料、机电等专业的硕士、博士,他们“懂经济、懂工业”的名声在外。
——政府拼服务不拼优惠。
过去拼优惠、拼财力,现在要拼服务。不少地方提出“保姆式服务”“店小二式服务”,宁乡则提出“股东式服务”。
何谓“股东”?宁乡的干部介绍说,这一方面是政府以产业基金的形式入股有潜力的企业,另一方面强调地方政府和企业构成“命运共同体”,让企业家感受“阳光普照、雨天撑伞、雪中送炭”的营商氛围。
宁乡采取了一系列主动服务举措,包括常态化开展“书记企业直通车”“市长企业接待日”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招才用工、融资贷款等问题。
落户宁乡的湖南镕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建厂房时一度遇到融资难题。在当地产业基金和银行“项目贷”的支持下,新产线于今年初顺利投产。公司董事长曹文涛说,宁乡政府帮助企业解了燃眉之急,“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
打赢未来有“三招”
尽管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宁乡不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仍时刻有着深深的危机感:“技术迭代、市场巨变可能就在一夜之间。”
县域经济发展如何保持持久动力?宁乡的第一招是练好研发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宁乡,这几年三座百米左右高度的企业研发大楼拔地而起。当地干部说:“我们不羡慕商业摩天大楼,而是更自豪我们有研发摩天大楼。”
鼓励“院所+企业”等多种模式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出“科创桥”计划,通过建立全国专家库和开放中试基地等办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宁乡产业“研”值。
位于宁乡的中伟研究总院,集聚了大约1000名研发人员,聚阴离子钠电材料等新产品接连取得突破。中伟研究总院首席专家訚硕说,“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要有持续的研发投入才可能长盛不衰。
第二招是催生产业集群的“化学反应”。
在宁乡,楚天科技作为“链主”打造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产业链,通过人才引进、股权合作等方式,已引入楚天源创、楚天微球等10多家关联企业。在研发大楼里,相关企业共享资源、协同创新。
“以前企业小、品牌弱,年产值长期在1000多万元徘徊。”主要生产蛋白质分离设备的楚天源创总经理肖立峰说,借助“链主”的资源和营销网络,今年产值有望达到3亿元。
宁乡还围绕“三链两群”谋划产业新赛道,包括工程机械和新能源产业结合、储能材料产业向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医药试剂和医疗器械产业同向发力等。
第三招是注重中小企业“移植”和“培育”。
宁乡提出“移苗计划”,成立市级专业“移苗行动队”,分赴粤港澳大湾区等目标区域,聚焦产业细分领域进行招商。
“这是很笨的办法,但收获也会很大。”在宁乡招商干部看来,这些“幼苗”规模小、投资少,却自带科研成果,一旦落地就能快速生长。
“在‘养分’充足的产业生态中,我们一定能培育出更多‘大树’。”指着宁乡市工信局一面墙上的“企业培育路径图”,张毅信心满满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