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滇西农场政委的女儿回家探亲,并把男朋友付先辉带了回来。农场政委得知:“付先辉的父亲是抗战老兵,心里特别满意。”然而结婚报告打了上去,上级竟极力劝阻:“你女儿不要嫁给他家。” 为何小情侣情投意合?准岳父也特别满意未来女婿,这场婚事还是告吹了呢?这还要从付先辉的父亲付心德讲起。1928年,日寇制造了震惊世人的“济南事变”,疯狂屠杀我无辜百姓。当时,正在济南学医的付心德义愤填膺,就此参军入伍,担任了部队的军医一职。 全面抗战爆发后,付军医跟随部队奔赴抗日一线,又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西会战等一系列大战,救治了许多负伤抗日军人,先后多次立功受奖。1945年抗战胜利后,46岁的付军医选择离开部队,与当地的1位姑娘结婚成家,就此定居在龙陵县。 即使离开了抗日前线,付心德还是没有放下医箱,继续行医救人,龙陵百姓无人不知其大名,对他敬佩不已。然而多年后,付心德“国民党老兵”的身份还是牵累了他,也害了自己的家人。上世纪60年代,在那个年代里,付心德被强行挂上“guo min dang残渣余孽”的牌子,戴上了高帽,被押着在大街小巷游街示众。 紧接着他被赶到松山长岭岗劳动,妻儿们也几乎陷入绝境,这时他的妻子刚刚生下老七,因为长期辛劳加上营养不良导致了全身瘫痪。几个孩子没法跟着父母,只好相依为命,工作、生活乃至婚姻都受到了影响。 付心德的二儿子付先辉谈了1个女朋友,前去看望对方父母时,才知道:“女朋友的父亲是当地农场的政委。”一时间,付先辉心神不安,他害怕失去爱人。最初,农场政委得知:“付先辉是抗战老兵的儿子,对这个未来女婿特别满意,让他们打结婚报告。” 然而结婚报告送上去以后,上级立即派人来,告知了付家的实际情况,极力阻止女方嫁给付家,最终这门婚事还是告吹了。像这样的情况还有许多许多,付心德一家遭遇了许多不公待遇,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到了晚年,付心德老人依旧过着清贫的生活,许多事情也渐渐遗忘了。1次,儿子穿着一件西式服装过来,付老立即抄起板凳,朝着儿子丢了过去,高喊:“我们绝不当亡国奴!”抗战老兵的许多记忆模糊了,却始终记得对外虏(日寇)的恨,这份恨意永生永世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