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协主席叶小钢:我很愿意以良渚文化为灵感

钱江晚报 2024-11-25 20:39:09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王燕维潘骏周丰

音乐,一直是人类文化史与文明史的真实写照,并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11月25日,“良渚论坛”现场,站在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之地,中国音协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叶小钢,就民族音乐的现代表达、国际传播等话题接受记者采访。

作为一名音乐家,叶小钢非常重视东方题材与西方技法的结合、经典传统与现代创新的结合,提炼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与神韵,并将其与现代音乐元素结合,努力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音乐作品。近年来,他也一直注重在创作中,对传统音乐进行创造性转化,用新的表现方式去呈现。

记者:有句话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音乐领域是否如此?

叶小钢:民族的是世界的,这个观念提出来已经有不少时间了。某种概念上来说,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每个民族他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种他们所不熟悉的。

如果你这个民族的音乐,本身自己很精彩,能够表现了这个民族内心深处的、真正的想法,以及他们真正的心灵感悟,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文有深切的体会和感受,那么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民族音乐,就一定是世界的。

如果这个音乐仅仅是极为个人化的表达,不能体现整个民族的情感或者绝大部分的民族意识和情感,那成为世界的音乐也是一种期望而已。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接受度?

叶小钢:中国传统音乐相对于全世界浩瀚的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历史很悠久。但是我们传统音乐的开拓开发和挖掘,我个人觉得还是不够的。比如,我们的民族乐器文献就相对偏少一些。文献最多的应该是古琴,有无数本古琴曲谱的演绎,但是从音乐上来说,这些曲谱的变化性也不是很大。音乐上一些很微妙的东西,要有很精深的修养学养才能体会出来,某种程度上就限制了这个古琴在世界的传播。

至于其他那些民族音乐的合奏形式,比如二胡曲、扬琴曲、笛子曲,它们小范围的合奏,像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北方的吹打,文献量都不是很多,所以在世界上的传播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觉得随着技术的进步,演绎出我们新时代的民族音乐文化,更是当务之急。我们自己要热爱自己的民族音乐。首先,是要创造给受众听民族音乐的机会;其次我们的音乐家要不停创造能够表现新时代民族音乐的作品。这样,中华民族的音乐走向世界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记者:良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您对良渚文明中的哪些核心内容比较感兴趣,它们会给您今后的创作带来哪些灵感?

叶小钢:良渚这个地方我曾经来过,印象非常深。五千多年前文明程度如此之高,它体现出的那种精神状态,对我的创作是有启发的。

我很愿意有机会以良渚文化为灵感,来创作一些带有个人标识的音乐。这是向传统致敬,也是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对未来的眼光,对世界文明的一种新层次的贡献,以及我们与世界文化的新融合。

从音乐艺术上来说,我们现在的创作,肯定要和良渚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要有些结合。如果一个旋律出来,和古代文明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可能也不能完全代表良渚文化。

反映良渚文化的音乐形式应该是多元的、多样化的,既有非常具象,就像那个工笔画那样描绘得很仔细的,也可以使是完全纯写意的。若干年以后,这个作品如果真实表达了内心的诚实祈求,以及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后表现出来的一种善解人意的状态,那么这个音乐留下来的可能也是很大的。

0 阅读:5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