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龄化和银发经济:被忽视的五个真相

虎嗅APP 2024-11-25 21:13:51

老龄化和银发经济是一个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话题,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生活甚至工作,都密切相关。

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在认知上还存在很多困惑、误解乃至争议,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梳理下,关于老龄化和银发经济,有哪些被我们所忽视的真相,这些真相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坑和机会。

真相一:三亿老人,80%是活力银发族

这里先看一组数据,过去十年养老产业高速发展,中国养老床位的数量从2012年的381万张增长到2021年的813万张,十年时间翻了一倍多。

但与此同时,中国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却在过去十几年一路下滑,目前仅仅只有50%左右。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藏在中国老年人口的结构特征里。

这是来自联合国2019年人口报告的数据,左边这张图清晰地展现出从1950年到2050年中国老人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1950年时只有4000万,现在是3个亿,到2050年大概是4.8亿,放在全世界看都是排名前十的人口大国。

但比数量更重要的是中国老人的年龄结构。右边这张图显示,在从1990年到2025年的几十年里,中国老人的80%都是60到74岁的低龄老人,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比只有20%。

我们更深入地看一下不同年龄段老人的差异:

在旅游方面,60~69岁老人是出游主力,占比达到68%。

在运动方面,60~69岁年龄段的运动习惯和40~59岁是差不多的,大约30%的人经常参加锻炼,但70岁以后会断崖式下降;

在失能方面,75岁以前中国老人的失能率是很低的,总体上在2%以下,但75岁以后失能率迅速上升,85岁以后会超过10%。

这些数据,其实加上我们自己每个人生活中的观察,都可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老人,他们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是60~74岁,可以定义成低龄老人,身体还是很健康、充满活力的,因此这个阶段的需求重点是文化娱乐、运动健身、社会参与。

而到了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阶段,大部分有几种慢性病,也得过一两场大病,还面临着失能的风险,这个时候他们的需求重点才是各种生活照护,比如助餐、助浴、助厕,以及住养老院。

所以当我们兴冲冲跑进银发赛道时,必须十分清楚地知道,我们要服务的是哪个群体的老人,

真相二:当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跨越到78.6岁,中国老人不服“老”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其实充斥着很多关于老的刻板观念,比如“夕阳红”、“发挥余热”等等,总之是非常消极负面的。

但大家想过没有,其实这些观念是产生在过去经济、医疗、卫生很不发达的阶段,到了今天,这些社会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只看一个数据,就是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1949年时才35岁,建国后每十年上一个大台阶,2023年达到78.6岁,在这个单一指标上已经超过美国。

当生命的长度被大大地拓展之后,退休不再意味着人生的末路,而是新的起点,中国老人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开始发生缓慢而深刻的变化。

我相信现场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看脱口秀,那你们一定知道这两位老人是谁,一位是山山,退休前是做导弹维修保障的;一位是黄大妈,退休前在企业做管理工作,但他们退休之后没有像大多数老人那样带孙子或者跳广场舞,而是选择去做脱口秀这样一个完完全全属于年轻人的事情。

山山和黄大妈的选择折射的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群的变化。

年初很火的电视剧《繁花》,里面的主角奋斗在1990年代的上海,到现在恰好过了三十年,他们正好就是现在山山和黄大妈60岁上下的年纪,他们这样一群和传统老人完全不一样的新老人正在成为中国老人的主体。

这群新老人是出生于1962到1975年的婴儿潮一代,当时每年的出生人口最低2000万,最高2900多万,他们在2017年开始陆续退休,每年新增退休人口至少在1500万到2000万,并且这个增长趋势会一直持续到2035年。

这群新老人有四个大的特征,首先是他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他们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受益者,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各种红利;

其次他们是互联网渗透骨髓的一代,他们的互联网行为不仅仅停留在刷朋友圈、刷短视频、转发鸡汤文章,而且深入到各种交易层面,比如网购、打车、点外卖、理财。

第三,他们是衣食无忧、资产殷实的一代,一线城市老人退休金普遍在五千元以上,二三线城市也至少有三千元,而且几乎都有一套甚至几套房子;

第四,他们是空巢迁居、亟需关怀的一代,很多老人的子女在大城市甚至是国外工作生活,老人则在老家独自居住,或者老人跟随子女来到大城市,但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其实是非常的孤独和寂寞。

对于这群新老人,传统观念已经完全失效,他们也不会愿意被老观念所束缚,所以这里我也提出三个新老人的精神内核,供大家参考:

实现年轻时未竟的人生梦想;

退休后继续创造社会价值;

在衰老过程中获得人生的掌控感。

真相三:孤独是老人最大的“病”,老年大学是最好的“药”

过去四十多年,我们在经济上、城市化上、全球化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家庭结构和居住形态,以前都是三代、四代同堂,而现在,父母一定是和子女分开居住的,也就成为了空巢家庭。

2016年,中国老人的空巢家庭比例就达到了50%,而到203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90%。

另外,丧偶的老人数量也会越来越高,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18亿。而且由于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长5到10年,所以丧偶老人中有80%以上都是女性。

这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老人越来越孤独,并会随之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

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总体来看,孤独会引发许多心理问题,根据一些调查,中国老人心理完全健康的可能只有30%,剩下70%老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10%到20%的老人会有一定程度的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

国外的研究还发现,孤独和社会联系不足,会大大增加老人得心脏病、中风和痴呆症的风险。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社会参与和目标感。

国内外的许多权威研究都发现,社交活动能够显著降低抑郁症和认知症的发病风险,目标感能帮助老人降低50%的早亡风险。

什么事情能够满足社会参与和目标感这两个要素呢?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越来越多的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和常见的幼儿教育、K12教育、成人教育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不追求升学就业,不追求升职加薪,追求的就是单纯的“开心”。

也就是说,老人去上老年大学是没有功利性的,纯粹是抱着结交新朋友、让生活更加充实、实现人生梦想去的。

所以,老年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都是和文化艺术相关的,比如唱歌、跳舞、模特表演,而和就业找工作相关的技术类、商学类课程是完全看不到的。

老年大学本质上是一个给老人提供情绪价值的社交场景,那么我们的思路完全可以打开,将老年大学扩展成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文化娱乐服务的银发文娱,就会发现有很多创新的玩法。

比如将老年大学嵌入到各种现有的利用率比较低的空间中去,养老院、幼儿园、教培机构、甚至银行,广州一家叫喜悦盛年的连锁中老年教育机构正是这样做的;

老年大学还可以不仅仅是在固定场所里上课,而是带着喜欢唱歌跳舞的一群老人去全国甚至全世界演出、比赛、研学,北京一家叫爱风尚的公司就带着许多广场舞“大妈”在全国巡回比赛、展演兼旅游;

还可以整合很多高品质的餐馆、酒店、度假村,将他们的空闲时段做成专供老年人的社交聚会产品,上海一家叫聚晚晴的公司就专门做退休人群的社交聚会,为此还开发了专门的小程序,让老人可以在上面直接订购下单;

还可以用短视频的方式为老人拍摄访谈、纪录片,记录他们的人生故事,上海一家叫银彩的MCN机构就专门以老年人为拍摄对象,出了一大批千万甚至上亿播放的爆款短视频。

其实很多年轻人喜欢玩的东西,未来都可以引入给老人去尝试去体验,他们的开放度、接受度可能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真相四:“少子化”催生商业大变局,银发消费呼唤“美好生活提案”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参加一个幼教行业转型的内部交流,当时一群幼儿园园长很担心9月份找不到足够的小孩子入园,他们的幼儿园到时候可能不得不缩小规模甚至关闭。

这个担忧在今年成为了现实,今年陆陆续续出现不少幼儿园倒闭、跑路的新闻,说明幼教行业是真的撑不住了。

而这背后,其实是最近几年少子化越来越严重,导致每年的新生儿大量减少,前几年已经对婴儿奶粉、婴儿纸尿裤行业造成很大冲击,这两年影响蔓延到幼儿园,那么可以预料,未来几年随着这群孩子长大,相应地玩具、童装、教培等各个行业都会迎来需求萎缩。

那么,老年人的消费能不能在这个过程中顶起来,形成新的热点和增量呢?

其实银发消费的潜力已经在电商平台上充分展现出来,这里列举了阿里和京东近两年的数据,各种和中老年相关的产品,比如补钙的奶粉,适老化的床垫,中草药的枕头,都获得了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长。

像这些客单价相对较低,产品特性相对简单,老人比较了解的品类,电商是最适合的销售场景。但我们还是想说线下的商业场景,对银发消费来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线下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老人提供情感互动的社交场景,我们观察到,很多老人喜欢去菜场、超市,不是单纯的买菜,也是在逛的过程中和邻居、熟人、商贩聊聊天,互通一下信息,有一个情感和社交上的互动,这是电商所代替不了的。

线下的第二个价值是体验,现在有很多科技含量很高的创新产品,单纯用图文或视频的方式没办法让老人感受到他的好处,门店就能让老人实实在在地看到、摸到、用到这个产品,直观感受这个产品的优点。

比如助听器戴上之后马上感到耳朵里声音变大了,床垫躺上去之后马上感受到腰和腿被撑托起来非常舒服,这些体验都是必须在线下完成的。

所以我认为线下场景在银发消费的发展上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应该去想办法为老人打造“美好生活提案”,因为很多产品老人其实是不知道的,需要我们去帮他寻找,筛选,鉴别,然后还要教他们怎么使用。

那么这里也为有意愿做线下的朋友,建议你们一定要避免三个错误,这些错误都是过去许多项目犯过的,希望大家以后能避开这些坑:

错误一:贪大求全,缺少创造营收的主导品类;

错误二:员工培训不重视,购买体验跟不上;

错误三:产品、店面设计“老气”,老人和子女都不愿意逛。

真相五:科技加速渗透养老,但要打造业务正循环,价格、体验、服务缺一不可

我平时会参加很多养老行业的博览会,往年都是养老行业的企业来参加,但最近两年有了新变化,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开始来参加老博会,而且不乏像华为、百度、京东方这样的头部企业。

事实上,科技和养老的结合很早就开始了,很多科技企业将最新的黑科技应用到老年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发出很多创新产品。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腾讯机器人小五,可以在家居环境里完成很多复杂动作。

做教育机器人起家的优必选,最近几年开发了好几款帮助老年人行走和提供生活服务的智能机器人。

而这款由苏州一家叫伊利诺的公司开发的智能大小便护理机器人,可以为卧病在床的老人自动清理大小便,极大地提高了失能老人的生活品质,也大大减轻了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还有这款由北京一家叫中科尚易的公司开发的中医治疗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的双手来做做推拿康复,而且已经拿到了医疗器械症,可以进入医院系统。

还有像韶音这款助听器,采用了骨传导技术,可以让老人不用塞入耳朵就能听清楚,更舒适也更卫生。

还有这款防摔马甲,是由苏州一家叫衣带保的公司开发,在髋部、前胸、后背、头部都设计了充气气囊,可以在老人跌倒的瞬间将气囊打开,降低老人跌倒带来的骨折、脑震荡等伤害。

这里可能大家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些科技产品是很好,但老人能接受得了吗,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超前了?

其实老年人对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低。

我们可以看一下智能手机在中老年群体里的普及过程,十年前,会用智能手机的中国老人非常少,当时50岁以上的网民只有5100万,当时我们担心的是老人会被互联网抛弃。但十年过去,现在的中国老人人手一部智能手机,50岁以上网民有3.66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整个20~39岁年龄段网民的数量。

智能手机能够普及这么快,这背后的原因还是前面所说的,1962~1975年出生的一代进入退休阶段,他们的文化程度、思维观念比建国以前出生的老人要高得多,他们对智能手机这样的新事物学习起来也特别快。

既然智能手机能学会,那像智能手表、甚至各种机器人,他们肯定也能学会。

我相信现场肯定有很多朋友就是从事科技行业的,那么如果你们希望把自己家的技术产品带给广大的老年群体,希望复制智能手机在老人里的成功,这里给大家三个建议:

第一,价格一定要足够便宜,而且不光是一二线城市的老人能接受,最好是三四线城市、下沉市场的老人也能接受,就比如智能手机真正在老年人里爆发,其实是在价格达到1000元之后的事情。

第二,产品的体验一定要好,能够在某个刚需功能上完全满足老人的需求,之所以提出这个,是因为有好多智慧养老的产品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比如现在市面上很常见的用毫米波雷达监测老人是否跌倒,很多养老院长跟我说这个产品的准确度是不高的。

第三,产品有了之后,一定要重视服务,服务是决定用户最终购买的因素。比如老人跌倒了,那谁来上门检查、救治,目前很多地方这个环节是缺失的。但只有把这个服务环节补强了,我们的终端消费者才会愿意买单。

最后,想送给大家一句话:老龄化是客观现实,未来取决于当下努力,积极应对才是根本。

1 阅读:22

虎嗅APP

简介:捕获精选|深度|犀利的商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