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近观云冈石窟|古迹巡游

经济观察报 2024-11-26 08:25:26

文博时空/文小石头/文嗨大家好啊!我是文博时空摄影师小石头。早就想去云冈石窟看看了,但节假日期间人实在太多,完全没有游览的兴致。上周正是淡季,我就毫不犹豫的出发了。在石窟拍了很多照片,今天跟大家分享。提起云冈,不得不提到僧人昙曜。在北魏文成帝的支持下,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选择在武州山开山凿窟——“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石窟的开凿跨度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在众多造像中,高13-17米的大佛有7座。因此云冈给我的一个直观印象就是巨大的体量和尺度。试想一下,当你走入幽暗的石窟中,一座十几米高的大佛逐渐在视线中清晰,那是怎样的一种震撼和压迫感。你会不自觉的抬头仰望,去注视大佛的眉目和面庞。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即第16窟至第20窟,就很好体现了其宏大规模。大佛的面孔是按照北魏皇帝的样子来雕刻的,强调王者之气,颇具震慑力。另一个印象,就是云冈石窟的兼收并蓄,它是一个多种文化风格汇集的大熔炉。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比如出镜率最高的20窟的露天大佛,就融合了犍陀罗风格,袒右肩式袈裟,衣褶流畅;云冈石窟有24个洞窟雕刻乐舞图像内容,其中既有中原汉式琴筝箫笙及鲜卑大角,也有龟兹细腰五弦,还有西亚系波斯竖箜篌、天竺梵呗,充分体现了不同文明的融汇共生。接下来,就通过我的镜头,带大家“云”游云冈。

第三窟(灵岩寺洞)

云冈最大的洞窟,窟内北壁雕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三尊像,即“西方三圣”。主尊阿弥陀佛高10米,倚坐,面部圆润丰满,神态超然。两侧菩萨头戴宝冠,精美庄严。

第五窟(大佛洞)

第五、六窟为一组双窟,因岩结构,蔚为壮观。窟门两壁层各雕一株枝繁叶茂的圣树,二佛侧身树下对坐,神情安详。窟内北壁坐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高大的佛像,后世泥彩绘,呈唐代风格。东西两壁各一立佛,西立佛鼻直眉弯,略显笑意,雍容秀典。

第七窟(西来第一佛洞)

第七、八窟是云冈最早的双窟。窟内造像胡风汉韵,交相杂糅,东西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最绚烂的撞击与交融。北壁上层大龛正中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为倚坐佛像,下层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窟顶摹仿木构建筑中的平棊藻井,24对飞天围绕盛开的莲花飘然曼舞。

第十二窟(离垢地菩萨洞)

俗称“音乐窟”。前室北壁最上层天宫伎乐十四身,分别演奏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筚篥、箜篌、腰鼓、义嘴笛、法螺等乐器。门楣上一组舞伎群,动作连贯,气韵奔放。

第十八窟(立三佛洞)

第十八窟设计严谨,布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颊丰圆,鼻梁高挺,浑厚质朴,身披千佛袈裟,两侧分别配置胁侍佛、胁侍菩萨及十大弟子像。

第二十窟(白佛爷洞)公元460-470年

主佛高13.7米,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结禅定印,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两侧各一立佛与胁侍菩萨,西像惜毁。

除此之外,云冈石窟一些极具美感却易被忽略的角落,也在此分享给大家。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希望大家有机会亲临现场,去感受云冈石窟的宏大精微之美,了解刻痕之上的历史过往。

图片|小石头

排版|黄思琦

设计|尹莉莎

0 阅读:2
评论列表
  • 2024-11-26 08:45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祈祷][祈祷][祈祷]南无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