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推动数字教育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
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需。近年来,广州市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智慧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为推动数字教育开放创新合作的高质量发展,近期,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组织政协委员与市、区教育局代表、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等开展调研协商,为广州数字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数字教育新需求不断涌现
历史悠久的广东广雅中学,是广州市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支撑学校之一。2021年,学校两个校区先后建成覆盖全校的集“云服务”“数据平台”“智能终端”于一体的智慧教室,实现教学中的全过程、常态化、强交互、大数据和个性化应用。
日前,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广东广雅中学了解到,通过构建智慧化环境和平台的建设,学校实现了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和跨校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智能教学系统,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与老师进行实时互动,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展示了数字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模式的无限可能。一间教室里,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老师正在用大屏幕讲解。老师出题后,只见学生用笔在平板电脑上写下答案,就可以同步传到老师端,老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
老师告诉记者:“使用平板电脑教学,我们可以随时调用多媒体资源,比如视频、动画来解释复杂概念,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也上去了。”一名学生表示:“当我们有疑问时,可以立刻在平板电脑上查找资料,或者和老师在线交流,这种即时反馈让我的学习更有效率了!”
学生家长对数字教育既有困惑,也有期待。“我们担心,孩子会不会更加依赖这些电子产品来学习,如果没有电子产品的话,就静不下心来学习。”有接受采访的家长提出:“希望未来的数字教育可以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比如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为孩子量身定制一些学习内容和难度。”
新需求给老师带来新挑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化教育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路径,实现因材施教?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广州许多中小学引入多种智能化教育产品和平台,可以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并生成学情报告,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反馈,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扫描学生作业后,通过智能批阅机AI批阅,迅速生成作业学情报告,这是智能批阅机展示的工作过程。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分管数字教育的校方负责人介绍:“智能批阅机拥有三大特性:智能批改、学情分析、个性作业,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去关注学生发展。”通过平台(科技产品、服务)的引入,数据分析,学校能够详细记录并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手册。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打破旧观念、老办法和舒适圈,重建新模式,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还要学习大量的新知识。
2022年,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从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等五个维度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面对新挑战,一线教师如何接招?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工具和平台的使用,这对一些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广州市铁一中学番禺校区一位老师说:“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更多地融入互动和个性化教学元素,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设计课程。”
[下期预告]
如何推动数字教育的公平、共享?如何更好地提升老师的数字素养?广州市政协委员们通过调研提供了一些意见建议,敬请关注下期“有事好商量(2)委员议”。
总策划|黄洁峰刘德挺
统筹|刘云曾健萍李健
文、图|记者徐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