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田园风骨的傲骨逸士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0-26 19:36:05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私谥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东晋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刺史,并以平定苏峻之乱被封为长沙郡公。

其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为政有名,惠和千里。

其父陶逸也曾任太守一类官职,但英年早逝,仅留下十几亩田地。

陶渊明少年时代,家道中落,生活贫困,但他有“胸中吐万丈长虹”的壮志,非常酷爱读书。

他的《杂诗》曾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他曾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委怀在琴书”、“乐琴书以消忧”、“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晋朝官场讲究门第,豪门贵族之弟,不学无术,胸无点墨,却飞黄腾达青云直上。有才之士没有出头的日子,还得奴颜卑膝,奉迎上司。

这种世俗的官场之风使铮铮铁骨的陶渊明非常难以忍受。

晋义熙元年(405),他41岁时,在做了80多天彭泽县令后,因耻于为五斗米折腰(当时县官的月俸是五斗米),便毅然决然辞职归乡,成为我国“隐逸诗人之宗”。

辞职时,他写了一篇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自己摆脱官场,回归自然的感慨和喜悦。回到家乡后,他在自家门前种了五株柳,人称其“五柳先生”,并以酒消愁、以酒会友、以酒赋诗。

宋·梁栋《渊明携酒图》曰: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试问刘寄奴,还识此人不。

——渊明携酒图

陶渊明在乡间,与山水田园为伴,作了许多山水田园诗,成为我国田园诗人的开拓者。

陶渊明流传有诗歌125首,其中五言诗116首,四言诗9首。他的诗作风格自然、平淡、精炼、深刻,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

唐朝颜真卿《咏陶渊明》:“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宋朝文豪苏轼称他的诗是:“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宋朝诗人刘克庄赞他的诗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宋朝诗人袁去华《六州歌头·渊明词》云:“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俗人疑。束带真难事,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携筇杖,看云飞。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采菊东篱。正悠然、见南山处,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可忘机。一笑骑鲸去,向千载,赏音稀。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门外空余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物是人非。”

宋·辛弃疾颂陶渊明:“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金·元好问颂陶渊明诗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的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其《归去来兮辞》曾被宋代文学大师欧阳修称作:“魏晋无文章,只此一篇。”

陶渊明晚年又写下的《桃花源记》,幻想出一个美丽的社会境界,理想的乌托邦,对后世文学、哲学影响巨大。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对“精卫填海”、“刑天舞戚”两个神话故事进行了精当的提炼,既赞赏了中国神话颂志的经典,又表现出其壮志不息、豪气凌云的气魄。

正如清朝诗人、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所言:“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赞颂陶渊明颇具有政治抱负。一心记挂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

1、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这句诗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群鸟欢愉地归巢,诗人也沉浸于对自家茅庐的深深眷恋之中。

躬耕田野之余,适时回归书房,在耕读之间寻找心灵的栖息,展现出一种恬淡自适、耕读并重的生活哲学,寄寓了对田园生活的无尽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2、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长久困顿尘世之后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如同飞鸟挣脱束缚,重返蓝天绿野,他从繁杂的世俗枷锁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纯净质朴的田园生活,字句间洋溢着对大自然无比向往与深切拥抱的人生理想。

3、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诗人借比喻揭示人生的短暂无常:生命如同没有根基的浮尘,漂泊不定。青春年华不会再度重演,就像清晨的阳光一旦逝去,便不再重现当日的光芒。

因此,他强调要珍惜当下,抓住每一刻,激励自己奋发向前,因为时光流逝从不停歇,岁月不等人懈怠。

4、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

此句赞颂了古代神话英雄刑天面对困境永不屈服的精神。即便头颅被斩,刑天仍手持盾斧起舞,其刚毅之志始终坚韧不移。

陶渊明借此典故抒发自己即使身处逆境,壮志豪情依旧永恒长存的决心与气概。

5、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杂诗 其五》

诗人描绘了一幅胸怀壮志、欲展翅高飞的情景。那激昂澎湃的雄心超越四海,犹如大鹏振翅,渴望翱翔于万里云天之外。

陶渊明以此表达他对广阔天地的无限向往和对于实现个人抱负的强烈追求。

6、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

这一句描绘的是朋友相聚时那种自然而然、毫无拘束的情感交流。

每当思念涌动,便起身会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畅谈欢笑,彼此之间毫无厌倦之时。

陶渊明用温馨而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以及随性洒脱的人生态度。

7、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归去来辞》

人的生命在浩渺宇宙中又能存在多久呢?为何不顺应内心,顺其自然地选择停留或离去呢?

这句话体现出了诗人超脱物外、随缘自在的人生观,引导读者放下忧虑,遵循内心的呼唤,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瞬间。

8、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通过疑问句式表达了对饮酒解忧的传统观念的质疑。

虽然世人皆认为美酒可以消除忧虑,但诗人似乎对此持有保留态度,暗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也许寻求真正的内在平静,并非依赖外在物质所能轻易达成。

9、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这句诗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灭规律。蔓草不再繁荣茂盛,园中的树木也在季节更替中自行凋零。

陶渊明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寓意生命的有限与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间万物瞬息万变的深刻洞察。

10、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杂诗十二首·其四》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塑造了一个志向远大的男儿形象,他的胸襟开阔如同四海一般宽广。

尽管岁月流转,诗人却希望心中那份勇往直前的激情和对理想的追求永不止息,仿佛永远年轻,充满活力。

这样的表述不仅体现出诗人不甘衰老的意志力,更寄托了对人生矢志不渝的美好愿景。

11、

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

——《闲情赋》

陶渊明在《闲情赋》中以哀婉的笔触感慨时光流转之迅速,晨光易为暮色,昼夜交替间暗喻人生的短暂与匆忙。他深切体会到人生的辛勤耕耘,感叹生命如同白驹过隙,每一刻的光阴都弥足珍贵。

12、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陶渊明《停云》

于《停云》之中借酒寄意,静谧时分,酒盈樽盏,悠然自得地在东窗下独酌。

这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诗人以饮酒作为寄托,流露出对悠闲生活和内心自由的向往。

13、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四》中描绘了人生的虚幻本质,如同梦幻泡影般瞬息万变,终究会回归到宇宙万物的本源——空无之中。

此句深蕴禅意,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以及对超脱生死、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

1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

作者在东篱之下采撷秋菊,不经意间悠然远眺南山,傍晚时分山间的气息愈发宜人,群鸟结伴归巢。此情此景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在恬淡闲适中获得的心灵安宁。

15、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咏荆轲》

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荆轲壮志未酬、慷慨赴死事迹的深深感慨。尽管英雄已逝千年,但那股豪情壮志犹存人间,引人追忆与共鸣。

1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其一》

这句话出自《移居其一》,体现了陶渊明与友人共享文学之美、共同探讨学问的雅致生活态度。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奇妙文章,一起剖析疑难问题,彰显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学术精神。

17、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饮酒 其八》

陶渊明在《饮酒 其八》中进一步抒发了人生如梦的哲理,身处浮华世界,犹如身陷梦境,为何还要被世俗的束缚所牵绊?他渴望挣脱尘世的枷锁,追求内心的逍遥自在。

18、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陶渊明在《和郭主簿·其二》中赞美了菊花盛开时林中的璀璨光芒和挺拔屹立的青松,以此象征高洁人格与坚韧品质,寄寓了他对独立不屈、卓尔不群的人生理想的赞美与向往。

19、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陶渊明在《拟挽歌辞三首》中提出了对于生死及身后名利的深刻反思。

千百年后,无论是荣耀还是耻辱,都将随风而逝,无人知晓。

这表达出对现世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生命本质的永恒价值。

20、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这一段出自《五柳先生传》,描述了陶渊明自身简朴的生活状况。居室虽然破旧不堪,不能遮挡风雨阳光,穿着粗布衣裳,饮食贫乏,但他依然能保持安然自若的心态。

这是陶渊明躬耕隐逸,安贫乐道生活的真实写照,凸显了他的高尚品格和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21、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轻敲船桨于初秋的月色下,他在水边与朋友依依惜别。

这句诗勾勒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离别场景,月光下的河水似乎流淌着无尽的思念与期待重逢的情感。

22、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曾经一同送别的那些人,此刻都各自回归到各自的家中。

这一句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聚散无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宿,也蕴含了对生命轮回和世事变迁的淡淡哀愁与哲思。

23、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田间劳作完毕,播种之后有了闲暇时光,便悠然自得地阅读书籍。

诗人将耕读结合,既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展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滋养,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恬静雅致的人生境界。

24、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

简陋的房屋无需太大,只要能够遮蔽床榻、容身即可。

此句寓含着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极简主义态度,以及对心灵自由与精神富足的崇尚,显示了他安贫乐道的人生哲学。

25、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陶渊明《拟古其一》

远离家乡的旅者,在路途中巧遇美好的朋友,尽管尚未举杯畅饮,但内心已然沉醉于这份真挚友情之中。

这句话表达了一见如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谊深厚力量的赞美。

26、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陶渊明在《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捕捉到了冬日清晨的一瞬清寂之美:侧耳倾听,寂静无声,眼中所见之雪景晶莹纯洁。

这一句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敏锐感知,以及在静谧中体悟生活纯净本质的艺术表现力。

27、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生动再现了农耕生活的诗意场景:早晨起身清理杂草荒芜,直至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归家。

诗人通过日常劳作的画面传达出田园生活的真实与艰辛,同时也展现出辛勤劳动后回归自然怀抱的满足与喜悦。

28、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表达了一种深邃的人生观:对于过去的错误和错过的事物已经无法挽回,但明白未来仍有可以把握的机会。

这句话富含智慧,警示人们应着眼当下,珍惜未来,积极面对生活,并及时修正人生方向,体现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0 阅读:4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简介: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