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1月20日,上海,一93岁老人和女儿吃完午饭准备回敬老院,谁知敬老院竟然拒不开

11月20日,上海,一93岁老人和女儿吃完午饭准备回敬老院,谁知敬老院竟然拒不开门,老人女儿与负责人沟通无果,丢下老人径直离开,老人在敬老院门口等了5个小时后,突然晕倒,敬老院见状,连忙将老人送往医院顺便还把其个人物品送回,事后,女儿怒斥敬老院因为3只虾赶走老人,敬老院的回应惹争议!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环球网在2024年11月20日关于《93岁老人被“赶”出敬老院,只因为三只虾吗?》的报道。 这件事情看起来是一个养老的问题,其实还是关于公平的社会问题。在养老院的生活中,更为突出的特点是集体生活,大家每天同吃同住,养老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关注如何公平的对待老人。 93岁的曲大爷,因为身体原因,女儿曲女士特意嘱咐敬老院减少他的肉类摄入,并在虾的供应上给予特殊照顾——多给三只。 起初,敬老院也确实照做了。这看似不起眼的“三只虾”,背后是女儿对父亲的关心,也是敬老院人性化服务的体现。然而,好景不长,这份特殊待遇很快被取消了。 原因是其他老人不乐意了,觉得不公平,甚至有人质疑曲大爷把虾拿去喂流浪猫。敬老院为了息事宁人,便不再给曲大爷额外的虾。要真是能好好聊聊,可能就能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了。 曲大爷,或许是出于对自己权益的维护,或许是老人家特有的执拗,多次与敬老院工作人员理论,最终,因为“虾”的问题与食堂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甚至将一碗汤泼到了对方脸上。 员工眼睛受了伤,事儿闹到了警察局。最终,敬老院的管理人员陈师傅向曲大爷道歉,双方达成和解。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 8月底的冲突成了一个分水岭,敬老院开始重新审视与曲大爷的关系,最终以“不适应集体生活”为由,单方面解除了与曲大爷的养老服务合同。 11月2日,曲女士带父亲外出就餐后返回敬老院,却发现大门紧闭,敬老院拒绝让他们进入。曲女士在沟通无效后,把老父亲孤零零地放在敬老院门口,然后自己走了。 这事儿挺意外的,大家也都在纳闷。寒风中,93岁的曲大爷在轮椅上枯坐了5个小时,最终体力不支晕倒在地。老人遇到状况,敬老院赶紧把他送医治疗。过了两天,老人的东西也被送到曲女士家了。至此,曲大爷彻底离开了敬老院。 曲女士认为,敬老院缺乏对老人的理解和关怀,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将“三只虾”事件无限放大,最终导致父亲被赶出敬老院。 她强调,父亲并非故意滋事,只是性格固执,表达方式欠妥。曲大爷在敬老院里显得有些不合群,他脾气古怪,跟其他老人经常闹矛盾,有时还会动手,这让敬老院的管理挺头疼的。 他们表示,解除合同是根据合同条款,程序合法合规。至于“三只虾”,只是诸多矛盾中的一个导火索,并非主要原因。他们还列举了为曲大爷提供的其他服务,例如安排单间、更换大电视等,以证明他们并非对老人漠不关心。 双方因饭食问题有过小打小闹。而医院的诊断书也证实,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确实因曲大爷泼汤而眼部受伤。这些客观证据,似乎都在印证双方说法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对于曲大爷来说,“三只虾”或许并非仅仅是几只虾那么简单,它可能代表着老人的尊严和被尊重的感觉。当这种感觉被忽视或挑战时,老人可能会以一些过激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敬老院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也需要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更耐心、更细致的沟通方式,避免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