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武晓英王晓洁
在菜市场买瓜果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迅速买单,在超市买大米等商品扫一扫二维码,原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一目了然。除了收付款、查询商品信息,二维码还被应用在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社交平台等生活场景。
这当中,一家浙江企业年均“卖”出二维码110多亿个,它就是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以商品数字化管理为核心、智能包装为基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小小一枚二维码
十余行业超7000家企业获益
当一件产品被印刷或者贴上二维码的时候,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张身份证。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掌握生产、包装、出入库、销售及消费全过程的数据,及时了解库存情况以及市场反馈;对于消费者来说,扫一扫二维码则可以了解到产品的出厂信息并快速辨别真伪,从而放心消费。
码尚科技正是通过一枚小小的二维码,以“商品数字化管理”为切入口,打造出集“产品防伪、物流防窜货、积分营销、品控溯源、全流程溯源、产品信息大数据应用、供应链管理、移动电商”为一体的智能码系统,为企业提供商品数字化一站式服务。
包括支付宝、小米、康师傅、中粮、民生药业、宁波海关等在内的7000多家知名品牌企业和行政单位,涉及电商、食品、电器、快销等十余个行业,码尚科技赋码技术所涉及的商品一年有100多亿件。
跨行建厂做实体
开创国内“物联网+印刷包装”先河
企业所在地-温州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塑编之都、中国包装名市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包装、印刷、标签等产业在全国都具有优势。2019年,码尚科技不满足于只用二维码为企业提供商品数字化服务,跨行创办包装工厂。
李传欧是公司党支部书记,在公司一干就是7年,回忆起公司办包装厂的决定,李传欧感慨万千。因为大家没干过实体,团队只能从零开始,引进生产线、引进生产管理、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分工,逐一克服各种困难。“有了工厂,研发部门的各种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在智能包装产品上,客户能直接看到我们技术的应用,客户得到了方便,我们的订单自然也多了。”李传欧说。
通过自建的包装生产线,码尚科技与客户间的距离更近了,也更了解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进而推动了企业物联网SAAS云平台业务拓展和功能的完善,很快,彩色动态智能二维码系统、逻辑变色赋码技术,将智能码与印刷包装完美结合的产业化工艺便应运而生,开创了国内“物联网+印刷包装”的先河。
立足本土谋创新
降本7成产品性能仍达国际水平
早在2009年,公司创始人魏乃绪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温州人,便坚持把企业办在温州,即便有了现在的成绩,他也坚持把业务和研发都放在温州,深耕于家乡。2024年,码尚科技与苍南县合作,共同成立了苍南县GM2D和碳足迹研究院。
多年来,码尚科技的成功离不开持续的技术创新,而提到技术创新,就不得不提起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王鑫泰。王鑫泰作为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研究院院长,任职期间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成功研发新技术,成果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动产学合作,与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合作建立了温州大学-码尚射频识别材料研发中心,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
“和王博士一起搞研发的,还有公司另一位技术骨干林景殿,他是高级工程师,也是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起共事,一起奋斗的老同事、老同志,李传欧很佩服林景殿,“他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都很强,他带领研发团队成功完成十多项重大项目的研发,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十余篇,已拥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等专利20多项。”
GM2D和碳足迹研究院成立后,在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王鑫泰博士的引领下,林景殿和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石墨烯-银纳米粒子的印刷型柔性射频识别标签。“当前生产的RFID标签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成本仅为国际标杆级对标品的30%,”李传欧说,“因为这个产品的核心材料—导电浆料,为自主研发,让我们规避了被国外高质量浆料供应商卡脖子的风险。”
除此之外,在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签展示区内,有一款结合了传统二维码及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产品,相比较于传统的纯二维码系统,新产品的读取速度是传统二维码的200倍左右,且还具有中间芯片不可复制等优势。
在小小一枚二维码的背后,码尚科技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大大的物联网世界,不断探索商品数字化全流程技术服务,推动物联网数字技术在印包行业的应用,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苍南智能包装新业态新模式,不仅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更带动了传统产业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