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心脏病没药可用?13家医院拟用4年时间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金羊网 2024-11-26 22:54:42

治疗肿瘤,用蒽环类药物进行化疗,但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导致了心脏毒性,而且心脏损害已超过肿瘤复发,这成为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难题?11月24日,记者从中医药防治肿瘤心脏病(简称肿心病)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启动会上获悉,广东省中医院牵头全国13家医院,启动“中医药防治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损伤干预方案与机制研究”项目,项目将用4年时间探寻中医药防治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损伤的解决之法。

据了解,该项目属于“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以解决癌症、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防诊治难题为重点,进行发病机制、防筛技术、临床诊疗、示范推广等方面研究和攻关,坚持中西医并重,形成肿心病防治的“中国方案”。

治疗肿瘤却因药物导致心脏病

多学科探寻解决“卡脖子”问题

“乳腺癌、淋巴瘤使用蒽环类药物,比如阿霉素、柔红霉素、阿柔比星等化疗以后所产生的心脏的损害非常严重,对病人来说,肿瘤还没治好,心脏已经出问题了,可能最后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化疗药物的并发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勇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肿瘤心脏病是新时代一个新的疾病,在肿瘤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肿瘤心脏病的这种心脏病毒副作用,大概占整个肿瘤患者群体1/3。”

据介绍,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FDA批准了一个药物,即右丙亚胺用于降低蒽环类药物所致心力衰竭的风险,但易致肾脏损伤和骨髓抑制,且价格昂贵,而且副作用明显,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一旦别人禁止出口,而国内尚无替代的药物,我们就被‘卡脖子’了,给疾病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王勇教授说。

目前,对肿瘤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已经有一些前期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黄绍刚介绍,“医院对肿瘤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性有一定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国医大师周岱翰提出的五脏相关的理论,其中心血管方面主要是调心护脾法,采用健脾补气、凉血明心、温阳利水等疗法,前期的研究证明,中药在防治肿心病上有独特的优势。”

据悉,中医药防治蒽环类药物相关心脏损伤干预方案与机制研究项目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全国13家医院,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天津市血液病研究所等,多学科多中心聚焦蒽环类药物作为一线化疗的乳腺癌和淋巴瘤患者,结合“病-证-症”多维度人工智能宏/微观动态监测与预测分析,筛选预测标志物,并开展中成药预防和辨病辨证治疗临床试验,形成中医药干预新方案,并联合多组学跨尺度整合等技术,揭示中药药效特色与作用机制。

“我们期望,能够尽快拿出中医药自己的方案,解决‘卡脖子’的医学问题。”王勇教授说。

方证规范化研究,让中医药走向国际舞台

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医生用望闻问切获得疾病的信息,通过辨证论治,可直接开方,患者可以服用中药,更为便捷。因此,可以说,祖国医学是一个宝藏。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向记者介绍,很多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比如治疗流感的达菲(奥司他韦的商品名)的开发就是来自中药的八角茴香提取物,二甲双胍是从植物山羊豆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据统计,全世界的化学药物60%~70%来自植物,也可以说相当多是来自中药材。

我们守着中药的宝藏,如何让它精准化、有效化、规范化、标准化,能够走向国际舞台?杨宝峰院士指出,从经典的复方中找到有效成分,需要医工交叉,多学科合作,从而找到高效低毒的治疗肿瘤的药物,这也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方向。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医正在探索中药临床高级别循证证据。循证医学不仅适合西医,也可以指导中医药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王勇教授向记者介绍,中药现在正在拓展自己循证研究的范围,特别是类方的研究,便于理解药性及方意,有利于中医方证规范化研究,有利于阐释复方的配伍规律和演变规律,更加方便临床使用。

王勇教授表示,肿心病的防治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我们与国际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希望能够通过4年的研究项目找到解决肿心病的中医解决方案。

文、图|记者张华

0 阅读:1
金羊网

金羊网

羊城晚报官方网站金羊网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