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通过掌握人们接受、传播信息的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与认知,长此以往,将进一步影响社会舆论、形塑主流文化。也就是说,算法已开始脱离了工具范畴,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引导、影响乃至支配人类社会的权力。如果任由机器中的“幽灵”狂飙,必然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可控的影响。
日前,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重点问题,督促企业深入对照自查整改,进一步提升算法安全能力。
所谓“算法”,原指人类解决特定问题的数理路径,今天已成为网络世界内部规则的代名词。一台计算机以什么方式、什么步骤执行任务,正是依赖算法支配。近年来,新应用层出不穷让网络生活愈发便利,新问题接二连三也让网络世界问题重重,截然不同的体验都指向了算法这只“翻云覆雨手”。一些技术人士曾提出,“算法没有价值观”,但现实证明,算法的设计或许可以在逻辑层面做到完美,可一旦缺少了正确价值观的导航,就会沦为作恶工具。正是看到了算法,特别是算法的价值观之于网络生态的决定性作用,“清朗”行动始终在狠抓这个裉节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流量至上、利益至上被许多平台奉为圭臬,这一价值观的主导下,算法频频作乱。有的过度采集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大量获取用户隐私;有的明码标价宰客,差别对待新老用户,“千人千价”坑你没商量;有的炒作这榜那榜,鼓动饭圈互撕、网友对骂,热搜一片无聊狗血;还有的打造“信息茧房”,隐蔽而高效的“议程设置”,无节制地投其所好,使得公众视野思维愈发偏狭……不夸张地说,一些平台设定算法的目标就是“留住用户的每一秒”,即使是迎合人性弱点、恶俗趣味,也在所不惜。正因如此,不少人将新一代网络信息平台的崛起形容为“电线杆式的低俗生意,裹上了算法的外衣”,话虽刺耳,却点出了症结所在。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种现实,即进入互联网3.0时代后,当代人的生活运行建立在了各种应用之上。隐含在各种网络服务中的算法,决定了人们每天阅读哪些新闻,购买什么商品,经过哪条街道,光顾哪家餐厅。算法通过掌握人们接受、传播信息的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社会的理解与认知,长此以往,将进一步影响社会舆论、形塑主流文化。也就是说,算法已开始脱离了工具范畴,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引导、影响乃至支配人类社会的权力。未来学家马克·古德曼曾预警:“如果你控制了代码,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如果任由机器中的“幽灵”狂飙,必然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可控的影响。
打击算法“作恶”,不仅是维护公众权益的必要之举,也是守护社会安全的战略部署。但客观而言,破题算法治理难度不小。推荐算法直接关乎用户活跃度、留存率,平台“内部严抓”明显动力不足。更何况,不同于商品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带来的直观感受,算法技术专业性、不透明性强,“黑箱”普遍存在。即便将算法代码“置于阳光下”,算法本身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很难条条句句得以检验和解释。为此,有关方面曾尝试揭开技术面纱,对算法做到全方位、嵌入式监管。从此次算法典型问题治理来看,无论是“优化检索、排序、推送等规则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还是“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主要运行机制”,抑或是“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都是防范算法滥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已经普及的5G技术,到无处不在的算法应用,再到愈发成熟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眼下科技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托举着时代飞速前行。面对现代科技的集中爆发,有人曾预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每一年都将是技术元年。技术更迭永远没有尽头,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要迷信技术,如何守住“技术向善”的底线是每个时代的必答题。尤其对已经走向下半场的互联网而言,各大企业用户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如果说上半场的重心是开放交流表达平台,那么下半场则须放弃粗放式连接,向着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强调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说到底,技术不等于一切,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让技术创新回归“人本位”,科技才能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温暖万家灯火。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角30多年都生活在围绕他而人为搭建的“世界”中。好在,最终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不顾一切走出了那个虚拟世界,去追寻真实与自由。人类与技术“相爱相杀”的故事不会结束,始终坚守理性审慎的姿态,有意识地进行信息节食,我们才能在技术中收获真正的快乐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