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满溢茗香的“茶之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27 07:34:30

艾栗斯

有一种冬趣叫作“围炉煮茶”。寒冷的冬日,约几名好友围坐茶桌旁,滚烫的沸水冲入茶壶,茶香袅袅,暖意随之在空气中晕染开,真乃人生一大乐事。在执杯、观色、闻香、尝味的悠闲茶事里,茶具载起了氤氲茗香。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精美储茶器——鎏金飞鸿球路纹银笼子。

晋代出现专属茶具

茶原产自我国。从古至今,我国的茶道都讲究“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现代茶具按照功能分,大致可以分为煮水、备茶、泡茶、饮茶和辅助茶具五类。单就饮茶具,如茶碗、茶盅、茶盏而言,其质地除了陶器、瓷器这些主流,还有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和石器等,可谓数不胜数。然而要追寻茶具的起源,在晋代以前都没有专属的名称。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有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遍尝包括茶叶在内的百草,为的是习得植物的药性规律。茶叶,最早被人们拿来药用。陶碗或者陶药罐子,是盛茶的器物,但不能算作茶具。

商周时期的饮茶方式更像是“吃茶”,茶与其他食物或者香料同煮,茶叶混在汤羹粥食里——茶和食物不分,自然茶具也和一般食器不分“彼此”,常常相互混用。《三国志》里的吴国君主孙皓曾“密赐茶荈(音chuǎn,即茶)以当酒”,这既是“以茶代酒”典故的出处,也说明当时的酒器和茶器并没有分别。

晋代时,茶的饮用功能从食用、药用里逐渐分离出来,成为主流。最早关于茶具的记载,正出自晋代文人杜育的《荈赋》。《荈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茶的散文,所以里面提到的“器”也往往被看作专用茶具,古人习惯把茶具称为茶器或茗器。赋里有一句“器择陶拣,出自东瓯(音ōu)”,意思是茶具最好用陶瓷器,其中品质好的陶瓷器出自东瓯。“瓯”是地名,后人推测在今天的浙江温州一带,是我国瓷器原产地之一。

唐代时饮茶已从日常饮食中彻底独立,不仅成为风雅的生活方式,更化作文人的精神追求。以茶具阐释茶道之美,在唐代达到第一个高峰,开创者是大名鼎鼎的陆羽。作为爱茶人,陆羽在《茶经》中开列了唐代煎茶法最常用到的“二十四茶具”,分别是:风炉、碾、拂末(清掸茶末用)、水方(煎茶用)、揭(取盐用)、碗(盛茶饮用)畚(音běn,放碗用)、札(清洗茶器用)、具列(收藏和陈列架)等。

贮茶、炙茶、碾茶、罗茶、煮茶、饮茶,从一套流程所用到的“二十四茶具”中,可见唐代茶具不仅专用,而且门类齐全、精致讲究。也可以看出那时的饮茶流程和现在很不一样: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最后放上调料煎煮。

就在陆羽去世69年后,唐僖宗将自己的一整套茶具封藏于今天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用于供奉。这套世界上最古老、等级最高的茶具,质地主要有贵重的金银、罕见的琉璃以及如冰似水的秘色瓷,就连储茶器都是精巧的笼子造型:一为金银丝结条笼子,一为鎏金飞鸿球路纹银笼子。

至于唐代民间的茶具,主要是盛茶水饮用的茶碗(又叫茶瓯)。茶碗多用瓷器,因为瓷器的细腻更能突显茶水的汤色。正如陆羽在《茶经》中所说,茶汤呈淡黄色,需要用越窑产的青色瓷碗才能衬托茶汤的美丽;黄色、褐色尤其是显黑的茶碗,都无法自然呈现茶汤的颜色,因此也不适合。著名的唐代“七窑”分别是越州窑、邢州窑、岳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因为陆羽的点评,越窑在制作饮茶器方面遥遥领先,名噪一时。

带丝毛状、闪银光如兔毫的宋代建窑黑釉兔毫束口盏。

宋代斗茶带火了“盏”

人们常说,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格局就始于宋代。从质地上看,宋代时陶瓷茶具仍是主流。宋时各个地方窑口林立,其中官窑、哥窑、定窑、汝窑和钧窑列居全国五大窑。

宋代茶具种类基本沿袭了唐代,但也有了自己的辨识度,最典型的莫过于“改碗为盏”。茶盏形似小碗,敞口,细足厚壁,为了方便观察水痕,盏口沿下通常还有一条“注汤线”的设计。与唐代追求“千峰翠色”的青瓷不同,宋代茶盏追求的是“玳瑁色”或者深釉色。而带动以上茶具变化的推力,自然是饮茶方式的改变——宋代以“点茶”取代了唐代的“煎茶”,更流行起“斗茶”之风。

斗茶又称“茗战”,比试的是点茶技艺:一看汤色是否纯白,二观水痕“咬盏”的持久度,三品茶味是否滋味醇厚。而茶盏内壁的黑色釉最能凸显出纯白汤花,是否“咬盏”也易于辨别。茶盏本身胎体厚,手持不烫,保温性强,可以细细观摩汤花、慢慢品味茶韵。宋人的斗茶之风带火了“盏”,这一点并非后人的揣测,宋代爱茶代表宋徽宗在自己所著的《大观茶论》里就有过同样意思的解释,他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音gàn,黑中微微泛红之色)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音xié,烤)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宋徽宗所提到的“建盏”,因产于建宁府建安县的瓯宁而得名。建盏,特别是建盏中的兔毫盏,又是建盏中的精品。苏轼“忽惊午盏兔毫斑”的诗词,说的就是这种黑釉晶态带丝毛状、闪银光如兔毫的茶具。

宋代茶具精巧奢华,上流阶层的茶具更流行以金银为贵。还是宋徽宗,在《大观茶论》提到炙茶、碾茶、点茶与贮水的茶具,都是“黄金为上”(黄金茶具);他说没有这个条件的话,银、铁也勉强凑合着用:“人间以银铁为之。”

明代大巧若拙、驰名中外的名壶——孟臣紫砂茶壶。

明代景德镇初产瓷壶

或许在农民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看来,这样的饮茶方式实在奢靡。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一张“罢造团茶,惟采芽茶以进”的诏令颁发,明代自上而下开始流行冲泡散茶,这就是中国茶史上的一个重大节点“废团改散”。伴随着团茶式微的,还有唐宋的“煎茶”“点茶”法,而以上茶法所用到的炙茶、碾茶、罗茶等器具自然也成了多余之物。

明代茶具有大道极简、返璞归真之美。一是出现了新的茶具。散茶冲泡对茶叶的新鲜度要求很高,储茶器因此被改良成密封性更强的瓷瓮;明代特有的冲泡前“洗茶”步骤,推动了陶制茶具——“茶洗”的出现;明代还给原有的茶盏加上了茶盖,今天常见的盖碗即由此诞生。二是茶具的数量大大简化。从明代张谦德的《茶经》“论器”中可见,“散茶冲泡”法用到的茶具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这区区几件。三是饮茶器有了“新主角”,没有人“斗茶”,曾受追捧的深釉色茶盏也随之退出茶具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如玉的白瓷茶盏,与清新自然的茶色更相得益彰。

泡茶的兴起还带动了茶壶的流行。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在其所著的《茶谱》里,认为泡茶最好用瓷壶:“宋人(泡茶)以黄金为上,以银次之。今予以瓷石为之……”于是在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后的第二年(公元1392年),景德镇开始生产瓷壶。

除了以上变化,紫砂壶是明代茶具的又一大创新。紫砂壶为泡茶而生,正如文震亨在《长物志》里所说:“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清代绘有西洋人物图案的茶壶。

中国巨型茶壶惊艳首届世博会

紫砂壶不仅在国内风靡,还跟随中国茶“出海”。明代万历年间,茶与丝、瓷并列为出口商品的三大支柱,已成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

此后不久,荷兰的商船从广州购买大量茶叶、茶具运输到英国,夹在一堆瓷器茶具里的还有少量的紫砂壶。这些与传统光面瓷器不同的光素紫砂器引起了欧洲人的好奇,他们将其称为“红色瓷器”和“朱泥器”。从那以后,紫砂壶的热潮从国内传到欧洲,其中以宜兴产的紫砂壶最受追捧。

1697年沉没于南非西部海湾的“奥斯特兰”号船被打捞起来时,人们发现船中留下的60多块茶壶残片,大部分是中国的紫砂壶。同样受到欧洲欢迎的,还有明代的景瓷(景德镇)茶具。景瓷始于唐而兴于宋、元,盛于明。这种瓷胎白细致,釉色光润,所以又被称为白瓷或“填白”,其中的青花瓷茶具花色淡雅、价值不菲,欧洲上流人士竞相收藏,富裕家庭把拥有一套精美的中国瓷茶具当作炫耀点。

明清出海的瓷茶具中,又以清代瓷茶具最多。毕竟中国瓷器发展到清代时,达到鼎盛时期。茶叶制作技术的进步,让饮茶这件事更加普及化。清代茶馆数量之多,之前各代都不能及,光是在北京城内,就有大大小小的茶馆几十家。除了绿茶、白茶以外,红茶、乌龙茶、黑茶等发酵型茶类也为人们所享用。不同种类的茶叶带出的汤色不同,在色彩方面对茶具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刺激了当时瓷茶具的迅速发展。例如以青花瓷茶具为代表的景德镇制瓷业,在清代最辉煌时从业人员过万,当地居民的从业占比是“二十里长街半窑户”,开工时的景象更有诗云“昼则白烟蔽空,夜则红焰烛天”。

另外,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茶叶连同瓷器茶具都是清政府保持贸易顺差的有力武器。以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的数据为例,清政府从欧洲进口的货物价值约191万两白银,而出口的茶叶、生丝和瓷器的价值达到了300万两白银。

有意思的是,为了满足欧洲消费者的喜好,清代一些出口到欧洲的瓷器茶具还有了中西合璧的设计:西式造型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山水、人物、花鸟,别具一格。

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海德公园举办,展会上一个高约1米、重27公斤、容量为57.3公斤的巨型茶壶引发了围观,惊艳众人。这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购入的瓷茶具来自中国,虽然具体传入的细节已经难以考证,但壶身上一圈釉彩画,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中国人种茶、采茶、烘茶以及海路运茶的全过程。毫无疑问,这是清人为了促进出口,专门随同出口茶叶一起制作的特殊茶具。这个巨型的茶壶现藏于伦敦川宁茶叶博物馆,壶身上的使用痕迹表明茶具曾确实被使用过——最多能泡2.3公斤茶叶,能斟出1200杯茶。

近现代以来,由于科学的发展,玻璃制作工艺不断提高,古之珍贵的琉璃成了物美价廉的玻璃,因此,除了陶瓷茶具,玻璃茶具也遍及寻常百姓家。玻璃茶具古代叫琉璃茶具。中国的玻璃生产最早始于唐代,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琉璃茶碗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但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低、价值贵,所以大都是作为皇家之用。现代玻璃茶具晶莹剔透、光彩夺目,非常适合泡茶,特别是绿茶。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很多年轻人逐渐加入饮茶大军中,茶具设计也逐渐加入了新的意义。各种材料、造型的新中式茶具层出不穷,这些茶具既有现代产品的简洁时尚,又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体现出中国茶具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茶具奇观

宋代茶具里的“十二先生”

从研茶末、调茶膏、再入盏冲点的宋代“点茶法”,到由此进阶的“斗茶”,光是用到的茶具,一套至少有十二件之多。现代人或许觉得这样的喝茶工序未免有些繁琐,而雅致的宋代文人却乐在其中。

譬如斗茶的十二件茶具,在南宋审安老人(真名董真卿)咸淳五年著成的《茶具图赞》里,就被起了“名号”,赐了“官职”,白描了“画像”还赋了“赞歌”,这性格迥异的“十二先生”分别是:

韦鸿胪(储放茶团的茶焙笼)、木待制(捣碎茶团的木茶槌)、金法曹(研茶的茶碾)、石转运(磨茶的小石磨)、胡员外(量水的葫芦瓢杓)、罗枢密(筛茶的罗合)、宗从事(清扫茶末的茶帚)、漆雕秘阁(安放茶盏的漆制盏托)、陶寳(同“宝”)文(陶瓷茶盏)、汤提点(装开水的汤瓶)、竺副帅(调沸茶汤的茶筅)和司軄(同“职”)方(清洁茶具的方巾)。

“以器载道”的审安老人在茶具里悟出了齐家治国的道理,把十二件茶具拟人为宋制中掌管国家礼仪、财政、司法、军事、文化、刑狱、清廉等方面的官员。注入如此风趣文雅的内涵,器具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宋人喝茶的雅致和茶韵一样,耐人寻味。

名著名品

《红楼梦》里妙玉的茶具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寄住在栊翠庵的妙玉忙接了进去,以茶相待。妙玉的茶具相当讲究,甚至可以说是奢华。其中,最讲究的要数妙玉拉着黛玉、宝钗、宝玉去喝“体己茶”时端出的茶具:

给宝钗用的是一种源自明代的精致葫芦酒器,清代沈初《西清笔记》里称它:“数千百中仅成一二,完好者最难得……”也就是说因为制作成功率低,所以珍贵。

妙玉递给黛玉的茶杯,则是一种材质取自犀牛角的茶器,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异常珍贵。

而招待宝玉时,妙玉端出了自己最珍爱的茶器、主人杯“绿玉斗”——一整只绿玉雕成、上宽下窄的翡翠杯。现实中,故宫博物院就收藏着一只绿玉斗,是慈禧太后当年的心爱之物,难怪书中的妙玉放狂言说贾家“上下也找不出这么一只来”。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