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欺负我妈,我砍死他!”1907年,7岁的林风眠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族人们抓去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4-11-27 10:50:50

“谁敢欺负我妈,我砍死他!”1907年,7岁的林风眠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被族人们抓去“浸猪笼”,他提起菜刀就冲了上去。

七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成了林风眠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母亲因“出轨”被族人抓捕,要被执行“浸猪笼”的残酷私刑。

幼小的林风眠抄起菜刀,挡在母亲身前,稚嫩的声音却充满力量:“谁敢欺负我母亲,我砍死他!”

这场景,如同刀刻斧凿般,深深印在了林风眠的记忆里,最终,族人被他的勇气震慑,暂时放过了母亲,

这个童年阴影,如同附骨之蛆,伴随了他的一生。

林风眠的出身并不光鲜,1900年,他出生于广东梅州一个贫困的石匠家庭,父亲身体残疾,只能依靠雕刻墓碑为生,这样的条件自然是很难娶到老婆的。   后来,是林风眠的爷爷花钱,买来了一位苗乡的姑娘,这才有了林风眠的诞生,他出生那会儿身体不好,差点被爸爸扔掉,幸好妈妈一直坚持,我才没丢掉性命。

家境贫寒,童年的乐趣少之又少,唯有绘画能带给他一丝慰藉,祖父是石雕艺人,父亲也略懂绘画,家族的艺术基因或许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

他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并对色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家附近的染坊成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地,染布过程中丰富的色彩变化,在他眼中就是一幅幅流动的画卷。

他常常拉着母亲一起去观看,这段短暂的快乐时光,也成了他对母爱最后的记忆。

也是在这时候,不甘留在村里,和又老又残疾的丈夫过完一生的母亲,和染坊的年轻老板看对了眼,于是两人就决定私奔。

可惜最后被林家的族人抓住,若不是儿子相救,差点就被溺死在水里,但这只是短暂的喘息,不久后,母亲还是被卖掉了,彻底消失在林风眠的生活中。

1919年,林风眠抓住了命运的橄榄枝,毅然决然地去了法国深造,这开启了他艺术生涯的新篇章。

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方现代艺术的精髓,并开始思考如何将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段时期,他的作品色彩灰暗,笔调沉重,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苦闷。

然而,命运的打击接踵而至,父亲的病逝、妻子罗达的难产离世,都让他悲痛欲绝。

这些人生的巨变,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对生命和死亡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1926年,林风眠回国,出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

他雄心勃勃,试图推行“调和中西艺术”的理念,邀请齐白石、克罗多等中外名家前来讲学,希望培养出一批兼具中西艺术素养的优秀人才。

然而,他的改革理想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最终以失败告终。

他甚至因为举办“北京艺术大会”以及创作的画作《人道》,被当局视为“危险分子”,差点丢了性命。

在杭州国立艺专做院长的时候,林风眠重新找回了信心。

他倡导将西方艺术介绍进来,梳理中国艺术,融合二者,创新时代艺术,培养出了赵无极、吴冠中、苏天赐等闻名全球的艺术大家。

这一时期,他的个人创作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将中西艺术融合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好景不长,抗战爆发,艺术探索被打断,杭州国立艺专与北京艺专合并,林风眠的教育理想再次破灭。

他心灰意冷,辞去了校长职务,来到重庆,在一个破旧的军火库里隐居七年,潜心创作。

他认为,艺术家必须深入生活,感受人民的疾苦,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

抗战胜利后,林风眠来到上海,本以为可以安稳地继续创作,却未料到更大的浩劫即将到来。

文革时期,他被迫亲手销毁了自己2000多幅作品,这是他艺术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刻,但他并没有就此沉沦,他坚信“只要人在,画总会有的”。

晚年,林风眠定居香港,在平静中度过了余生,他重新创作了部分被销毁的作品,但内心的伤痛却始终无法抹平。

1991年,林风眠在香港病逝,临终前留下七个字的遗言:“我想回家,回杭州。”

这简单的七个字,道尽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艺术的眷恋,以及对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叹息。

林风眠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时代悲歌,他经历了贫困、丧母、丧妻、丧子、政治迫害等种种苦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他的作品既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映射了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他结合了中西方的艺术思想,对当时的艺术家有所启发,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艺术财富。

他的一生,是艺术与苦难的交响曲,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

(信源:钱江晚报——晚潮|林风眠:毕生为“中西融合”而“摸索”)

0 阅读:5

生活中的父与子

简介:来自山东的南漂人,虽半生疾苦,却依然喜欢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