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被坑惨了!江苏苏州,3个05后小伙用19元轮流点外卖,每次吃掉后就声称没收到要求退款,吃了一个月霸王餐,导致商家被扣分,骑手被封号丢掉工作,十几个人找上门! (信息来源:第一现场2024年11月25日关于《近日,江苏苏州,三个05后小伙轮流点外卖吃霸王餐,吃完后以没收到餐为理由申请退款》的报道) 19块骗吃骗喝整整一个月,这几个小熊孩子是真不知道自己所钻的平台的漏洞,是骑手和商家的血汗钱提供的 2024年11月,苏州爆出一件令人咋舌的事件。三名未成年人,利用外卖平台的漏洞,玩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戏码。他们并非家境贫寒,却选择了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生存”——轮流点外卖,吃完后以各种理由投诉退款,用退回来的钱继续点下一单。 如此循环往复,19块钱竟然让他们“撑”了一个月。这事儿闹得挺大的,大家伙儿都在议论纷纷。 他们的操作手法简单粗暴:一人点餐,吃完后谎称未收到外卖或食物中有异物,要求退款。拿到钱后,赶紧转给下一个人,接着点菜、提意见、要退款…… 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薅羊毛”模式,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不正当的利益,却给商家和外卖骑手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不仅仅是19块钱的问题。商家被扣钱、被差评,店铺信誉受损;骑手被投诉,甚至面临封号的风险,生计受到威胁。这行为真是坏透了,弄乱了市场,破坏了大家之间的信任,让人不禁想问:到底哪里出了岔子? 这三名小伙的行为,显然已经构成了诈骗。骗取别人的钱财,金额不菲的,可能会被判三年以内监禁或罚款。然而,由于他们都是未成年人,最终只被处以行政拘留8日,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对他们的拘留处罚并未执行。 这引发了一个争议点:对于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法律的宽容度究竟该如何把握?《治安管理处罚法》主要是为了帮助未成年人改正错误,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这难道不是暗示着未成年人可以随便利用法律漏洞吗? 在本案中,虽然单次诈骗金额不大,但累计金额已达到一定数额,且行为持续时间长,性质恶劣,对商家和骑手造成的损害不容忽视。 这样的“轻罚”,是否真的达到了教育和惩戒的目的?是否会让一些未成年人误以为,违法成本低,可以为所欲为?更进一步说,现行法律对于网络诈骗,尤其是这种小额、多发的“薅羊毛”行为,是否还有完善的空间? 涉事外卖公司回应了,说事发时没有骑手或商家账号被封,他们还强调一直在努力打击恶意索赔和摆拍骗保的行为。不过,平台给出的回应并未完全消除大家的担忧。 加强对异常行为的监控,例如批量退款、同一地址频繁投诉等,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恶意行为,才能有效维护平台的健康生态。 对此事,你i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