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焦守广通讯员赵梅
我们肠道内的细菌也能治病?你没听错,在医生眼中,它可是一种“良药”。肠菌移植是针对肠道疾病的一种治疗技术,可以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有效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从而达到治疗肠道内外疾病的目的。那么这种技术具体是如何应用的?哪些疾病适合于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就此采访了济南市中心医院肠道菌群诊疗中心副主任杨炜华。
重新塑造患者肠道菌群平衡
“提到肠道菌群移植,确实很多人不太了解。”杨炜华介绍,肠道菌群移植简称肠菌移植或粪菌移植,英文缩写FMT。简单来说就是从健康人的大便中提取出全部的肠道菌群,通过肠镜、胃镜等方式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新塑造患者的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多种疾病。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被称为另一个器官、另一套基因组,或第二大脑。移植进来的健康菌群可以改善患者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将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改善症状的目的。
临床中,有很多疾病或症状适合通过肠道菌群移植来治疗。比如一些难治性的肠道疾病,像反复发作的艰难梭菌感染、肠易激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便秘等,还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像糖尿病、肥胖、消瘦。皮肤病,像银屑病、特应性皮炎、脱发等。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会从中受益,例如自闭症、帕金森症、抑郁、焦虑、失眠等。
杨炜华介绍,目前发现80多种疾病适合接受肠菌移植治疗。“市民可以从症状和疾病类型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接受肠菌移植。例如,肠道内症状大都适合,伴随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的疾病大多也适合,和免疫、代谢、营养有关的疾病也大多适合,其它可以交给医生来判断。”
临床新应用,改善自闭症状
杨炜华表示,肠菌移植技术作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一个比较新的技术,它的作用原理是把健康群体的粪菌液经技术处理,留取正常的肠道微生态菌群,通过肠镜、口服胶囊等途径移植入患儿体内,让它在局部生长、繁殖保留下来,从而改变自闭症儿童肠道菌群的紊乱状态,继而改变代谢、免疫以及脑肠轴的功能,直接和间接纠正神经递质失调,从而改善孩子自闭症临床症候群。
同时她也提醒,虽然肠菌移植治疗自闭症显示出一定潜力,且安全性很高,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不能将其作为常规治疗。自闭症的治疗应基于综合评估和多学科协作。
肠菌移植前后需要注意哪些
接受肠道菌群移植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首先根据疾病和患者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禁忌症,进行一些检查,然后确定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移植方式和治疗次数,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菌群匹配,选择适宜的菌群。通过肠镜移植的患者,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也就是喝泻药清肠;通过胃镜移植不需要严格清肠,4-6小时禁食即可。
肠菌移植从健康人大便中分离出功能菌群,通过肠镜胃镜等方式输入患者肠道内,将患者失调的肠道菌群调节到正常,菌群再通过免疫、代谢、营养吸收等方式将身体调节至正常状态。
移植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1-2个小时的观察。然后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腹痛、腹泻、发热等。同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在治疗期间和出院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
“提供肠菌的健康人称为供体,供体筛选比献血还要严格。首先要满足21条问卷初筛,然后进行多项检查。”杨炜华表示,肠道菌群移植,关键在于供体菌群的质量。为排除各种潜在的风险,医生会对供体进行比献血更严格的筛选,从年龄、遗传、健康状态、血尿便检测等多方面进行筛选,合格者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全省率先开展,成立首个肠菌移植科室
据了解,济南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了肠菌移植治疗。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2024年9月,医院整合资源成立了肠道菌群诊疗中心,又叫肠菌移植科,是山东省第一个专门从事肠菌移植的临床科室,占地超过500平方米,有15张病床,有C级净化的肠菌制备间、和专业的微生态实验室。中心拥有消化、微生物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高学历团队、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管理和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肠菌移植服务及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全院10多个科室通力协作,已治疗数千人次,覆盖20多种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肠病、伪膜性肠炎、慢性胃炎、结肠息肉、不明原因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糖尿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过敏性哮喘、银屑病、尿毒症合并便秘、自闭症等肠道内、肠道外疾病。
未来,中心的发展重点会放在精细化或精准化肠菌移植的技术研发以及肠菌移植的治疗机制方面,不断拓展治疗疾病的范围,从预防、诊断、个性化治疗、保健、以及科研创新多个维度不断提升中心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上医治未病,希望我们通过宣传推广肠菌健康理念,不仅能治病,还能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肠道健康的维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而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真正实现未病先防,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的体魄,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杨炜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