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湖南:杂交水稻播种“一带一路”

极目新闻 2024-11-27 18:15:5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刘静张渺)11月25日,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由袁隆平院士创立于1984年,目前是国内外首家从事杂交水稻研发的科硏机构。

由于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水稻高很多,它的发明与应用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如今,中国杂交水稻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助力非洲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杂交水稻。

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莉说:“下个月我们就会有技术团队去到马达加斯加,跟当地的大学一起联合共建中国-马达加斯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计划将其打造为面向非洲的杂交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专业人才培养摇篮、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国家间的国际科研合作示范样板。”

中国杂交水稻援助马达加斯加始于2007年,在中国科研团队和种业企业的助力下,马达加斯加成为非洲首个实现杂交水稻商业化的国家。如今马达加斯加在其面额最大的纸币上,印上了杂交水稻的图案。

近日,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专程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希望加强对华农业技术合作。李莉说:“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也是袁隆平先生毕生追求的梦想。”

杂交水稻出海的关键技术是本土化育种。“我们的品种拿过去试种,不一定合适,这就需要我们的专家过去进行一个本土化育种。”李莉介绍,杂交水稻的常规育种需要近十年时间,通过科技赋能,与分子技术结合后,可以缩短五年左右。“种子出海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如今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培训参考中心,每年都会有一些国家相关技术人员,来中国进行培训;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从未中断,通过线上展开技术培训。

李莉说,“与国外联合攻关也非常必要,因为国外的技术人员,懂得他们本地需要什么样的品种,老百姓喜欢吃什么样的口味,他们更懂得当地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的专家回来之后,当地的持续性发展需要本土的技术人员来支撑,所以我们进行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是种子出海必须要做的工作”。

0 阅读:13

极目新闻

简介: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