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成为当代国际博弈的核心,而美国对中国科技和经济崛起的围堵也愈发激烈。然而,这场对抗的真正根源是什么?是贸易不平衡、地缘政治竞争,还是更深层次的经济结构变革?
本期思想者茶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希腊前财长、经济学家扬尼斯·瓦鲁法基斯。作为一位学者、进步政治家,他不仅拥有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还在全球化、技术变革和资本主义危机的讨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本次对话中,他将为我们揭示中美对抗的真正根源——云资本与技术封建主义。他深入剖析了美国如何通过金融霸权和科技优势,试图维持其全球主导地位,并阻碍其他国家的崛起。同时,他也将分享对中国在云资本领域快速发展的看法,以及这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可能带来的影响。
扬尼斯·瓦鲁法基斯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美冲突背后的复杂经济逻辑和世界秩序的未来走向,让我们一同期待他的精彩分享。本文为下篇。
上篇|亚尼斯·瓦鲁法基斯:资本主义时代?不,欢迎来到“技术封建主义时代”
[对话/观察者网杨晗轶]
观察者网:今天我面前的这位嘉宾非常有意思,人们知道他大多是因为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他曾经担任希腊财长。比较鲜为人知的是,在那之前他还有一段在游戏大厂管理虚拟经济的经历。当然他的丰富经历远不止于此。他是个机车党,甚至真的出演过电影,出现在无数新闻报道和播客中。媒体把他称作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进步主义政治人物,以及发人深省的思想者。他的畅销书《技术封建主义:什么杀死了资本主义》今年刚刚出版,我十分期待中文译作。他就是扬尼斯·瓦鲁法基斯,欢迎扬尼斯。
你身上有太多复杂性,关于你的信息太多了。我想象了用各种方式来开启我们的对话,但还是选了最简单的方式。最近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新鲜事?
扬尼斯·瓦鲁法基斯:我很幸运,因为人类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之一,程度快赶上二战了。这是个惨淡的时期,加沙上演着种族灭绝,黎巴嫩南部发生了战争,乌克兰深陷更大的战争,美国和中国之间酝酿着一场愈演愈烈、一点就着的新冷战,而且许多地方还面临着天灾。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个人遭遇了一些明枪暗箭,包括来自政治上的打击报复,但还能出现在你面前,我觉得值得庆幸。我快64岁了,此生最大的幸事,就是不必为五斗米折腰,不必言不由衷,可以著书立言,可以出镜交流,可以心平气和地做这些事,这是天赐的福分,我已经得偿所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过得挺好。
《技术封建主义:什么杀死了资本主义》
欧美主导的反华叙事
观察者网:咱们就从最近聊起,你为什么来中国,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扬尼斯·瓦鲁法基斯:老实说,很多地方都请我过去,这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我不太喜欢旅行,太累了,我到处跑得太多了。坐飞机你懂的,要是像过去那样悠然泛舟,甚至坐轮船,都要好一点,我确实不喜欢坐飞机。那我为什么来中国?因为再三思量之后我认为,世界正在迎来一场中美之间的重大冲突,这个过程一点不慢,可以说越来越迫近。
让我惊讶的是,在利用反华宣传毒化公众舆论这件事上,欧洲和美国步调高度一致,这是在为冲突做民意铺垫。这场冲突大约始于十年前,美国政府眼里的中国,逐渐从全球化的伟大成功,变成了自身巨大的威胁。
然后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再后来拜登当选,他本来应该是反特朗普的,许多人指望他能逆转特朗普开启的对华新冷战,结果他反而变本加厉,等于对中国打响经济战,出台《芯片法案》,对微芯片实施进出口管制。美国政府在打明牌,告诉中国政府,我就是不允许你成为科技强国,这显然很荒唐,因为中国是一个科技强国,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先进。所以,从本质上讲,这就是美国政府对华宣战。
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后手持该法案。路透社
我注意到,在过去两三年里,欧洲方面遭遇到很大压力,来自外部的压力逼迫它接受一套反华叙事。比如,你看德国总理朔尔茨,他一个月前来访,试图跟中国政府修复关系,但有人不允许他这样做。他来中国是为了促进贸易,结果回到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却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这跟德国总理的政策背道而驰。这在欧洲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欧盟的官僚机构不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按理说只是成员国政府的工具,但它却将德国总理不同意的反华政策强加于他。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欧盟已经被完全出卖给了美国。你看新连任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她基本上跟美国完全“对齐”,相当于替美国打工。你再看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以前是爱沙尼亚总理,又是北约的傀儡,她近乎疯癫地主张分裂俄罗斯这个核大国。不管你怎么看待普京,主张肢解俄罗斯就等于主张核战争。现在欧洲管事的就是这么一帮人,他们明确地听命于美国,违背欧洲人民的利益,层层加码,深化对华经济战,为新冷战推波助澜。
我昨天读《卫报》,世界处于多事之秋,中东地区地狱之门大开;欧洲正在萎缩;德国工业模式即将崩溃;英国四分五裂;美国在狂人和小卒之间,上演着没有决定意义的选举。
而《卫报》选择去发表两篇反华文章。其中一篇是关于中国“润人”在欧洲的故事,对象一共三个人,他们却大书特书,写了篇3000字的“雄文”。另一篇我不记得了,总之也是一篇反华报道。所以你问我为什么来中国,因为我非常担心目前的局势通往何方,美国或许以台湾为借口,注意是“借口”而非“理由”,或许找其他机会,发动跟中国的军事冲突。
而目前恰恰是人类应该彼此合作的时候,一起去制止破坏地球环境,扭转气候灾难,但我们却没有这么做,我们甚至还在谈论核灾难。一段时间以来,我都在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进行宣传,最近我在澳大利亚国家新闻俱乐部演讲,这是个很有影响力的机构,澳洲的国家电视台也转播了。我在演讲中告诫他们,澳大利亚连续几届政府的态度都是反华亲美,完全嵌入了美国(的战略)。
所以我来中国是来牵线搭桥的,建立一个国际团结阵线,我们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亲中”,而是要终结反华叙事,因为它会带人类走向毁灭。
中美对抗的关键:美元霸权与中国“云金融”崛起
观察者网:你提到的反华叙事,我认为其核心,是西方宣传中国想重划版图,也就是地缘政治方面的修正主义,说“中国要把南海东海收入囊中”,“并对日本采取行动”,诸如此类言论。你似乎认为中美之间对抗、冲突或竞争的真正根源与此无关。那么你认为其关键是什么?
扬尼斯·瓦鲁法基斯:这种对抗在两个不同的、相互强化的层面上进行。一个层面是地缘政治。我跟美国政界打交道发现,他们明确分成两个阵营,其中一个反对华盛顿方面现行政策,这一派主要由当权政客和政策制定者组成。我这里说的不是进步派,也不是美国民主社会主义党(DSA),而是指无论哪个政党执政,其政府内部(非特指某一届行政当局)的人员。因为在美国,实际上只有一个体系下的两党——民主党和共和党。
观察者网:你是说深层政府分裂成两个阵营?
扬尼斯·瓦鲁法基斯:对。其中一个阵营说,我们在乌克兰犯了错误,我们不应该制造2014年的政变,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点燃对抗之火。俄乌战争爆发后,我们不应该全力支持乌克兰军队,打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因为乌军没有胜算,只能靠北约和美国输血,勉强苟住。
这个阵营认为,不应该支持乌克兰,阻止和平进程。美国一直在阻挠和平进程。要不是美英,当然主要是美国,在后面推动战争无休止地打下去,泽连斯基和普京应该已经达成妥协了。这个阵营还认为美国不该支持以色列的内塔尼亚胡,因为他们想优先针对中国,认为其他东西都会导致分心,没法全力遏制中国。
深层政府的另一个派别则认为,我们不做选择,我们全都要。既攻击俄罗斯,又支持内塔尼亚胡,还要遏制中国,这才是遏制中国最好的办法。所以双方从根本上都认为要遏制中国。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为什么非要遏制中国?答案是什么?是因为中国想做我们美国正在做的事,比如门罗主义,美国200年前提出的政策原则,不欢迎外国势力插手西半球事务,因为西半球是我们的。
他们认为中国现在也要这么做,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如果我们没有设立军事基地,没有扼守咽喉要道,封锁住中国海军,控制住商业航道,决定马六甲海峡谁能过谁不能过,那么中国人就会来到西半球,扼住我们的咽喉,这是个彻底的谬论,太荒唐了。任何了解中国过往2000年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对此不感兴趣。
2023年2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名抗议者手举标语在林肯纪念堂前参加集会。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