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诞生于公元 772 年的中唐时期,彼时的唐朝正站在由盛转衰的关键十字路口。外部,藩镇割据现象严重,各镇拥兵自重,社会矛盾如火山喷发般不断激化,均田制被无情破坏,土地兼并之风盛行,致使大量流民涌现,社会秩序陷入混乱;朝堂之内,宦官专权肆意妄为,朋党派系相互倾轧争斗不休。面对如此严峻的内忧外患局面,一些胸怀壮志、目光敏锐的有识之士开始积极谋求变革之路,力图挽救大唐于危亡之际。 公元 792 年,刘禹锡前往长安游学,亲身目睹了朝廷的衰败景象,一颗改革的种子悄然在他心中种下。次年,他凭借自身卓越的才华顺利通过进士科考试。要知道,进士科在唐代科举体系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同时其难度也是极高的,当时甚至流传着 “五十少进士” 的说法,足以证明刘禹锡的聪慧与不凡。795 年,刘禹锡正式踏入官场,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 当时的德宗太子李诵颇具雄才大略,对朝廷面临的重重危机有着深刻的忧虑和清醒的认识。在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的悉心引导与启发下,李诵逐渐萌生了革新图强的宏伟构想。公元 805 年,李诵抱病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永贞,并迅速拉开了永贞革新的大幕。这场革新运动的总指挥由王叔文、王伾担任,他们广纳贤才,召集了一批中央低阶文官作为智囊团,在众多才俊之中,王叔文尤为赏识刘禹锡和柳宗元,据《旧唐书》记载:“引禹锡及柳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由此可见,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四人堪称此次改革的核心灵魂人物。 在 “外削藩镇,内抑宦官” 的明确目标指引下,短短一百多天里,他们雷厉风行地颁布了七大重要改革措施。尽管由于时间仓促,许多措施未能得以切实有效地全面落地实施,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举措本身都精准地切中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正如清代学者王鸣盛所评价的那样:“上利于国,下利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宦,跋扈之强藩”。在这一时期,尽管刘禹锡仅担任屯田员外郎一职,但他在改革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力以及所拥有的权势地位却是不容忽视的,这无疑是刘禹锡人生中最为辉煌灿烂的巅峰时刻。彼时的他意气风发,曾挥笔写下《春日退朝》一诗:“瑞气转绡縠 [xiāo hú],游光泛波澜。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字里行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内心的喜悦与自豪之情。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此刻无情地发生了逆转。当改革进行到第 146 天的时候,在藩镇势力与宦官集团的联合强力压迫下,顺宗被迫无奈地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纯。在宦官的暗中指使操纵下,李纯继位后立即全面废除新政,并对二王刘柳等改革核心人物进行了严厉的惩处,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从此,刘禹锡的人生如同坐上了一辆失控的过山车,在经历了短暂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辉煌之后,便陷入了被不断贬谪流放的漫长苦旅之中。他辗转于偏远之地,历经无数艰难困苦与挫折磨难,直到岁月染白了双鬓、身体垂垂老矣之时,才最终被召回中央。但此时的他,早已在岁月的磨砺中饱经沧桑,曾经的雄心壮志虽未完全磨灭,却也只能在回忆中去追寻那段辉煌的过往。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