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宋浩
由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撰写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译本在国内畅销500万册。
本书以童话的讲述方式,通过蛤蟆与鼹鼠等朋友以及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和抑郁究竟来自何处,以及如何真正地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成为很多读者的治愈之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著,陈赢译,果麦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品,2020年8月版
戴博德生于1932年,已于2020年去世。月前,他的女儿、同样是心理学者的路易丝·戴博德首次来中国,专程拜访中译本出品方果麦文化,并带着“蛤蟆先生”做客上海朵云书店。期间,路易丝分别与果麦总裁瞿洪斌,心理学家李松蔚、陈海贤,歌手和词曲创作人潘超对谈,畅聊该书创作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畅销的原因
路易丝来到果麦北京办公室,果麦总裁瞿洪斌为她送出畅销500万册纪念奖杯,并一起切蛋糕庆祝。尽管本书已问世近30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在中国短时间内达到如此销量,路易丝很好奇。
路易丝(左)瞿洪斌(右)
瞿洪斌认为,首先当然是戴博德先生写得好。心理学是专业学科,很多书要么太重理论,普通读者看不懂,要么太简单,缺乏理论的高度。而本书中,作者把研究成果、现实生活和童话故事结合在一起,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够吸引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下去。
其次是时空环境。该书于2020年的8月出版,是非常特殊的时期。当时,大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一些焦虑,甚至遇到心理问题。当大家看到这本书,会觉得蛤蟆先生面临的问题就是自己碰到的问题,会有一种代入感。中国读者在这个时期需要获得心理咨询,所以该书有基本的市场需求。
李松蔚✖路易丝:我们如何在心理上长大成人
在北京SKPRENDEZ-VOUS书店,路易丝与心理学者李松蔚就“我们如何在心理上长大成人”这一主题展开对谈,《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的译者张含笑担任翻译。
路易丝(左一)和李松蔚(右二)
李松蔚问到,最早读到这个故事有哪些感受?路易丝表示,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1997年该书首次出版时,她记得当时非常兴奋,觉得这本书很好读,它的语言平实易懂,但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奥。
她还透露了书中很多有趣的细节,包括她父亲在书里悄悄地藏了很多个人的痕迹。比如,蛤蟆先生第一次打电话给咨询师苍鹭时,他所拨打的那个电话号码就是她父亲本人的电话号码。这些小细节让她感到非常亲切。
罗伯特·戴博德与自家院子里“蛤蟆先生”雕像的合影
路易丝还说,她父亲也对这本书非常自豪,生前他一直开玩笑说:“我知道这本书会卖出百万册。”其实当时只卖出了8万册。如今,该书仅在中国的销量就突破了500万册。
遗憾的是,她父亲于2020年2月4日离世,并未看到该书影响了上百万中国读者。但路易丝相信,如果她父亲还在世,一定会非常骄傲,“因为他生前经常提到这本书,这本书里包含了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和从业经历。”
路易丝还表示,她的心理工作职业生涯也受到这本书和父亲的影响。后来她成为心理咨询师,就跟她小时候的经历以及父亲对她的教育有关系。
在这本书中,“心理上的长大成人”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该怎么做才可以让自己在心理上长大成人?
路易丝表示,第一步就是要看见自己的感受,当你开始有意识地觉察了,才会看见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然后你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比如你觉得自己有一些挣扎、纠结时,你应该找个人聊一聊。
李松蔚试着以戴博德的风格作答:“如果有人问,你能不能告诉我该怎么做才能长大成人?我想路易丝的父亲应该会说:我不告诉你。”“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悖论,你让另外一个人告诉你该怎么做成为你自己,那么显然你最后成为的不是你,你只不过成为另外一个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李松蔚说。
李松蔚认为,如果真的要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长大成人,那么,你可以为自己做一个决定,哪怕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但如果你能够去承担这个决定,某种意义上你就迈出了第一步。你要舍得自己做一些有可能是错的事情,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你自己的决定。
路易丝透露:父亲选择蛤蟆先生做主角的原因
与潘超对谈时,潘超表示很开心能见到路易丝,也很想知道路易丝的父亲为什么会写这一本书。
路易丝与潘超(右)
路易丝称,她的父亲没有直接讲过写这本书的理由,但很清晰的是,这本书体现了他生活中所有的线索。
她的父亲非常爱《柳林风声》这本童话书,这也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主要灵感来源。另一方面,她父亲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从业经验,同时也从事相关的志愿工作,所以他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写成了这本书。
有一个心理学家父亲是种什么体验?路易丝向潘超表示,她父亲非常有洞察力,而且有极高的情商,一旦她犯错,他就能够立刻洞察,然后发现问题。路易丝认为,他的个性中也有一部分和蛤蟆先生很相像,比如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潘超表示,在大家的印象中,蛤蟆这个角色可能不像小兔子、小猫那样可爱。《柳林风声》里面也有很多角色,他好奇为什么她父亲会选择蛤蟆先生当作主角。
路易丝则透露,她父亲最喜欢的动物就是这个蛤蟆,而她母亲就一直认为路易丝的父亲很像蛤蟆先生。
路易丝称,蛤蟆先生有很多的优点,他很聪明、自信,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自大,做事情会出格。“由于蛤蟆先生的性格当中反映出了很多我父亲的特质,所以我父亲会选择他作为这本书的主角。”
陈海贤:真实的情感是该书能引起广泛共鸣最重要的原因
在上海朵云书院上海中心店,路易丝与陈海贤就“怎样实现期待中的改变”为主题展开对谈,由该书译者陈赢担任翻译。
路易丝(左二)陈海贤(右一)
当被问到该书在中国能激起这么强烈的反响的原因,陈海贤表示,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它不是简单的心理咨询科普。
陈海贤认为,之前流行的心理学图书,都是关于意志力、自控力、怎么帮助你成长、让你变得更强大、更成功的书。而当这本书出现时,他发现我们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变了:“我们需要更细腻的情感,我们需要有人告诉你你该怎么做,我们需要的是被理解,在被理解的基础上,再来理解我们转变的进程是怎么样的。”
他觉得该书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看到,我们自己内心也有受童年经历的困扰,也有受困于心理问题的挣扎,以及我们在努力地寻找可能的出路。“我觉得真实的情感是这本书能够引起这么多共鸣最重要的原因。”
路易丝表示,陈海贤的分享让她想到她父亲的经历。她记得小时候做错一件事情,她心里很难过,一直放不下那件事情。这个时候,父亲就会对她说:“你一定要放下它,只有你自己才能放过你自己。”她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她说,在父亲组织的领导力项目中,会有学员比较怯懦地提问题。这时她父亲就会用一些话术激怒他的学员,让他们感受到愤怒的情绪,从而更努力地说自己想说的、做自己想做的。
路易丝给读者签名
路易丝称,之所以蛤蟆先生能发生改变,首先是因为他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想走出困境,所以最终是他自己走到咨询室并且和苍鹭签订协议,一次次进行咨询,最终踏出了自己的舒适圈。路易丝表示,做咨询的过程并不总是让你感觉到很舒服、很温暖、很愉快,其实也有让你很尴尬的情况。但是蛤蟆先生愿意冒这个险——愿意说出从未对别人说出的、伤心尴尬的人生经历。这个过程也许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痛苦,但这是你必须冒的险。如果你想要改变的话,就需要走出这一步。
活动之余,路易丝还带着这本书打卡了她心目中最想去的景点:故宫、颐和园、长城、外滩、上海中心等。最后,她把这本具有纪念意义的“蛤蟆先生”带回英国,当作珍贵纪念。
路易丝带着“蛤蟆先生”打卡长城
(图片由图书出版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