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上知名民办学校——奉贤区世外教育附属临港外国语学校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11月22日,学校举办校运动会。部分作为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家长,在食堂就餐时吃到了蜗牛、虫子和恶臭的香肠,有的家长当场呕吐。此后,家长们自发组织了对学校食堂的检查,发现过期的豆腐皮、发霉的调味料等。有家长发起问卷调查,初步统计显示,约103名学生报告曾出现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其中11月出现肠胃不适的学生人数超过70人。
家长在社交平台上曝光学校的各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图源:网络截图)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11月28日晚发布情况通报称,已督促学校终止与原供餐企业合作,选取优质企业临时供餐,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问题,已立案调查。下一步,将敦促学校主办单位结合调查结果对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予以追责。(据11月29日界面新闻)
这些家长愿意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专门到学校的运动会当志愿者,足见其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然而,信任和善意却没有换来同样的积极的回馈,他们只是偶然在食堂吃了一次饭,就发现了种种不堪的问题。
这所对外宣称“用真诚创设温馨学园”的知名民办学校,据网友说每月餐费高达1400元,食堂供餐居然连菜都不洗干净,还留着蜗牛和菜虫,就端出来给学生们吃,令人作呕的发臭香肠,居然成了孩子们日常的餐食。如此堂而皇之地罔顾食品安全,甚至在家长面前连装都懒得装一下,让家长们怎么可能不火冒三丈,忧心忡忡?
而后续事件的推动进程,更凸显了学校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严重失职。家长代表自发组织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发现了过期、发霉的食材和调料,还专门调查了学生身体不适的状况。这些后勤检查管理的工作,难道不应该由学校相关部门来完成吗?这种日常对食堂工作的监督,难道不是应该由学校的领导来负责吗?为什么全都是家长在操心费力?这种责任倒置的状况,对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是极大的讽刺,也让人再次对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和效果深感忧虑。
近年来,不少校园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家长发现并且曝光的。此前,昆明一中学食堂出现整盆臭肉的事件,就是家长冲进食堂厨房拍照曝光的;南京一所小学的供餐企业后厨中,有成堆发芽的土豆,还有不少长霉的排骨,也是家长“突袭”检查发现的。这背后就有一个严峻的问题:如果家长不是这么拼命地去发现问题,这样丧良心的事还有没有人管,能不能得到处理?
要知道,家长平时并不会经常在学校食堂吃饭,进入后厨的机会更少,如果家长偶尔吃一次食堂饭,就能发现卫生安全问题,那说明问题可能长期存在,安全保障可能已经百孔千疮,这足以说明,学校对食堂供餐的日常监管是何其失职,何其松懈。如果说,学校能够积极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又有足够严格的监督,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靠家长的冲冠一怒去解决问题?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工作指引,明确强调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校长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规范执行陪餐制度,每学期面向师生和家长组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指导各校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如果说,这一要求得到了严格落实,那么影响如此糟糕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根本不应该发生。事情既然发生了,说明该学校很可能并未重视主管部门的要求,在“陪餐制”和安全管理上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该学校负责人确实应该被从严追责。
当然,仅靠事后追责,显然不足以根治问题之所在。理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校长、教师陪餐制”,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严守食品安全底线,是每个学校最基本、最应尽的职责,绝对不能够逃避和敷衍。
究竟还有没有,有多少学校,跟这所知名学校一样,只重视招牌不重视食堂,不把食品安全当回事,将教育部的要求当成一纸空文?相关部门不妨再多走一步,查得全面仔细一些,以查促改,消除隐患,建立真正有效的监管机制,别总让家长满怀无奈地当“监督员”了!
平时就没有人检查,非要大多数人吃了以后,才知道食品变质的严重性,学校食堂应该由校长督办,有问题就找校长,校长平时不顾问就下岗,校长要做学校的第一责任人。
要查一查谁拿的好处费,第一应该要查校长,严惩不贷,要给家长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食堂不是老师办的,餐饮企业不是老师招的,食材不是老师买的,菜不是老师炒的,钱不是老师赚的。最后,老师担责最好就是家长轮流去陪餐和回家自己吃的。
很真实奇怪的现象
市场监管局能不能平常也出来走动走动?一年只忙一个315,显然是不够的。
不靠家长难道靠校长?只能长叹一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