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渣革”闯荡大市场浙江嘉柯新材料将植物残渣制成绿色合成革

钱江晚报 2024-11-30 07:18:17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胡静漪通讯员田倩李建鹏

你可能想不到,在肯德基点一杯咖啡,后厨产生的咖啡渣最终会变成手机壳,并且保留着咖啡浓香。

这样的“魔法”即将成为现实——

走进浙江嘉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丽水的工厂,年产1000万米的“渣渣革”生产线正在运转,只见设备“吃进”咖啡渣、椰子壳,“吐出”植物环保革,成功用生物原料替代石油化工原料。该企业目前正迭代技术,让“渣渣革”做的手机壳能留住天然气味。

嘉柯新材料是全国率先实现生物基合成革量产的企业,传统合成革一般用于制作服饰、鞋帽、箱包,而生物基合成革还进入了高附加值的母婴用品、电子产品赛道。今年前三季度,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40%,其中生物基产品较去年全年增长一倍,在传统产业里找出了绿色新增量。

企业创始人郑嗣铣告诉记者,父辈经营传统油性革生意,而他有更多思考:一方面,油性革在制作过程中使用DMF(一种有机溶剂),这种化工原料极易溶于水和空气,有害员工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国内外建立碳排放相关的气候应对机制,低碳必然成为外贸产业链上下游中的核心竞争力。

“只要使用DMF,行业就始终带有非环保的标签。”郑嗣铣说,合成革自上而下由成膜物质、填料、助剂等材料组成,以往成膜物质需要使用DMF作为溶剂,填料和助剂采用化纤材料制作,追根溯源都是高碳排的石油化工产品。他深知,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行业的存续。

2016年接手企业后,郑嗣铣立即开启绿色转型。这些年,嘉柯新材料从传统油性革转向水性革,又开发出“渣渣革”,顺利完成了两次绿色跳跃。

第一次是“零DMF”。紧跟行业前沿趋势,嘉柯新材料研发投入近3000万元,成功用水替代DMF。既没有了污水、异味,也不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在合成革行业获得了全国首张非危废化学品认证。根据核算,水性革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油性革下降46.59%。

与此同时,嘉柯新材料主动对接国际零碳排组织,把“零DMF”的理念推广到全球服装时尚行业。随着很多国家环保政策趋严,不少国际品牌愿意为成本更高的水性革买单,如今,企业已陆续打入数十家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尝到了低碳的甜头,郑嗣铣还想再进一步:能不能把更多化工原料替换成天然原料?

第二次跳跃便是生物基替代。2021年,嘉柯新材料又投入500多万元,与华东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联合研发。最终确定了由内而外的改造办法——表面成膜物质加入天然乳胶,中部填料用上咖啡渣和椰子壳,底层助剂改用藻类胶质,最大程度提高天然原料的比例,且性能和普通水性革一致。

眼下,嘉柯新材料已经与可可满分等上游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批量采购咖啡渣、椰子壳;在下游,则为传音等多家电子产品厂商定做外壳,“渣渣革”售价比普通水性革高出100%至200%,利润可观。

不过,高价是把“双刃剑”,容易使部分客户望而却步。到去年,水性革成本比油性革高出20%,而“渣渣革”比水性革还要高10%至20%。

“但拐点马上就会到来。”郑嗣铣的信心有数据佐证:“渣渣革”和水性革不需要大型环保设施投入,每年可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2450吨,削减能耗约50%;工作环境改善,人工劳保成本随之降低;供应渠道固定后,“渣渣”价格也将低于化工原料。随着“油转水”的合成革企业越来越多,规模效应将带来提质降本……

今年4月,嘉柯新材料还委托海外第三方机构,完成了多项水性革产品的碳足迹认证。“推广时更好聊了!”郑嗣铣说,一位北欧客户原本还在“油水”之间犹豫,了解到碳值大幅下降后,他果断决定采购水性革,明年还要尝试“渣渣革”。

接下来,嘉柯新材料还有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研发替代技术,明年生物基聚氨酯将完成百公斤级中试,实现技术国产化。另一方面,对于无法替代的部分,企业正在和下游厂商联合研发可循环技术,让化工原料更易降解,最终要把合成革变成“全绿”产品。

在环保赛道领跑,不进则退,创新没有终点。

0 阅读:13

钱江晚报

简介: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