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广东肇庆,男子在殡仪馆花2000元办丧事,拿到一个骨灰盒,后来发现竟是个几块钱的炖汤盅,上面的标签都写着“炖盅”,男子气愤不已,找殡仪馆讨说法,发现他们还有好几个没有使用!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2024年11月27日关于《官方回应殡仪馆用炖汤盅当骨灰瓮》的报道) 2000块本来是买的骨灰盒,最后得到到竟然啊就是一个炖盅,本来想给家人最后的尊重和体面,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乌龙事件,问题究竟出在谁身上。 故事的主人公是广东肇庆的陈先生。今年6月,妻子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引产,失去腹中几个月大的胎儿。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陈先生夫妇,选择将孩子送往德庆县殡仪馆办理后事,希望给孩子一个最后的归宿。 由于事发突然,陈先生并未提前准备骨灰盒,殡仪馆工作人员便提供了一个“骨灰瓮”。陈先生当时心情低落,并未仔细查看,便匆匆交了2000多元费用离开了。 回到家中,小小的“骨灰瓮”成了陈先生夫妇唯一的慰藉。他们将它摆放在家中,仿佛孩子从未离开。直到几个月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先生在医院看到病人使用的炖盅,竟与家中的“骨灰瓮”一模一样,甚至连上面的“家某福炖盅”标签都清晰可见。这让他如遭雷击,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经过网络搜索,陈先生发现这款“家某福炖盅”在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生产厂家是一家位于广州的家居科技公司,主营业务是茶具、餐具等,与殡葬用品毫无关联。更令人心寒的是,网络上根本找不到与这款炖盅款式相同的骨灰盒。 陈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德庆县民政局的通报揭开了事件的真相:这起“炖盅”事件发生在原德庆县怀恩殡葬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期间。该公司因违法经营行为,已于11月5日被德庆县民政局依法收回运营权。这不禁让人质疑,一家违法经营的殡葬服务公司,是如何获得运营资格的?他们的管理究竟有多混乱? 怀恩殡葬服务有限公司的管理漏洞显而易见。他们未对殡葬用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甚至允许使用非专业骨灰盒,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更是对丧葬家庭情感的严重伤害。殡仪馆在采购和使用炖盅作为骨灰瓮时,监管形同虚设。事后在库房中发现还有多个同款“炖盅”,更是让人匪夷所思。这起事件暴露了当地殡葬行业监管机制的严重不足,以及对殡葬服务质量的忽视。 即使“炖盅”是免费提供的,殡仪馆的行为也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他们未尽到信息告知义务,存在明显的欺诈行为。陈先生在殡仪馆办理丧事期间,支付了2000多元费用,其中必然包含了骨灰盒的费用,即使没有单独列出,也属于隐性收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陈先生有权要求殡仪馆退还费用,并就精神损害请求赔偿。 从伦理角度来看,殡仪馆的行为是对逝者的极大不尊重,也是对丧葬家庭情感的践踏。殡葬服务行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公共利益,更应该坚守职业道德,维护行业诚信。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殡葬行业规范和诚信建设的深刻反思。 德庆县民政局已收回殡仪馆运营权,并表示将加强监管,改进管理,规范殡葬用品采购渠道。但这仅仅是亡羊补牢,如何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才是关键所在。 对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