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大连医科大学举办第八届“医学人文周”学术盛会,会上著名临床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以《AI赋能下的临床慢病诊疗之嬗变》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提出医患交流中的“间性效应”理论,吸引了众多医学生、临床医生及医学人文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及热议,认为这对AI进入临床,促使慢病诊疗范式变迁,并引领医学人文新变革,助力调动患者内在康复潜能,真正践行身-心-社-灵呵护,更好地“回应患者疾苦”这一医疗初衷有所补益!
不久前(10月18日)长沙图书馆召开的《癌症疗愈录2》新书发布会,何裕民教授便以“优化叙事,撬动医患间性效应,疗愈癌症”为题,阐述了医患的“间性效应”,并以一系列实例,进行了解答。
医患“间性效应”根植于“主客体间性”理论框架。何裕民教授指出:医患的“间性效应”强调平等主客体(包括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医生与患者家属)间,共同面对癌症等相关健康难题时,通过深入对话、共情及不断的相互建构,达到一种深度理解、信任与协作、共勉之状态。他以《易经》的“两人同心,其利断金”,来简单概况这类主客体间良性的“间性效应”。
近年来,各方面都力主医学人文进临床,医生应吸取医学心理学、叙事医学、心身医学等的精华,娴熟地运用于临床,以提升疗效,其核心要义都在于形成并强化正性的医患沟通方式,培育“其利断金”类的医患“间性效应”。讲演中他引用北京大学医学部著名人文学者王一方教授对这类良性医患“间性效应”的诗意化表达——“唯有(医患)主客间性(有共情而派生的医患水乳交融)的佳境偶成才能成就医患交往的和谐”。
讲演中,何裕民教授还分析了为何中国临床医学推广人文,力主叙事医学、心身医学、医学人文等进临床不很顺畅,缘由之一是当今临床医生严重超荷,往往为日常琐屑医事所扰。如对慢病他理应涉及太多领域及方面(如营养、饮食、心理、运动等),但严重超荷让医生无暇顾及。而不管愿意与否,AI已开始强势介入临床诊疗,这是新契机。
他指出:不消几年情况将大为不同,如医生还不借助AI,患者将不再信任他。因为AI已引领新科技革命,或谓工具革命。AI的介入,可助力医生多方面,“因为所有人都知道,AI懂得更多,也更高效。”医生对AI的主动运用,可让其从琐碎医疗事务中适度解套,腾出大量精力,着力打造医患间“共情派生的水乳交融类良性‘间性效应’”。
何裕民教授甚至断言,今后治疗慢性病(含癌症)医生能不能主动积极地借助AI,同时努力塑造良好的医患“间性效应”,将决定着该医生是否受欢迎,临床诊疗生涯能走多远,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讲演中,何裕民教授进一步以《癌症疗愈录》(一、二两册)中多个纪实性实案为例,总结性地认为,借助医学人文,塑造医患良好的“间性效应”有多方面的收益:
1、可帮助探寻疾病真相,利于确诊,助更好地疗愈;
2、促使患者端正病患角色,积极配合;
3、可以提供重要的“情绪价值”,这对包括癌在内的慢性病疗愈,常至关重要;
4、可帮助解开“叙事闭锁”状态,这往往是许多“因郁治病”而缠绵难愈的癌症等慢病的病根所在,不解开叙事闭锁,破除心身负性互动,病终不得疗愈;
5、可发掘患者自身潜能,让自我觉察,从而主动地康复;
6、助一些难治性晚期癌症患者借助智慧,自我把控,以求康复。
何裕民教授的讲授和案例分享令在场听众动容,并陷入沉思。这些案例既折射出医学人文重要性,也引发他们的广泛兴趣及进一步思索。的确,随着AI介入临床,医生将会有更多精力投身于塑造良好的医患“间性效应”。如何未雨绸缪,迎接冲击、挑战及转型,更好地提升临床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以便更有效地应对慢病(包括癌症)泛滥,都是放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