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部地区的坡岗上,经常会发现一种短柄、双肩、束腰、弧刃的原始石器,大多硕大扁薄,对称规整,棱角分明,通体磨光,制作精致,被文物考古工作者定名为“大石铲”。因此类石器分布地域以广西南部为主,故习称为“桂南大石铲”,而以出土含大石铲文物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址则称为桂南大石铲遗址。
197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隆安县大龙潭遗址的发掘,发现了灰坑、沟槽、红烧土坑及不同形式排列的石铲组合遗迹,出土了大量石铲。1991—1992年,配合南昆铁路建设而发掘的隆安县大山岭、秃斗岭、麻风坡、雷美岭、内军坡等遗址,发现了多个石铲遗迹(祭祀坑)和墓葬,出土了一批石器和陶器。2011年,配合云桂铁路建设而发掘的隆安县谷红岭遗址和介榜遗址发现墓葬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石器和陶器。2012年5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和南宁市博物馆在南宁市坛洛的遗址发掘出土了大批石铲,其中完整的石铲有100多件。
右江流域下游的隆安县和南宁市西乡塘区是大石铲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南圩、乔建、古潭、那桐、丁当、双定、坛洛、金陵等乡镇连成一片,到处都有石铲散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隆安县大龙潭遗址。因其遗迹遗物丰富,且极富地域特色,学术界将广泛分布于桂南地区,以双肩石铲为主要遗物的诸考古学遗存命名为“大龙潭文化”。
隆安县大龙潭遗址采集的大石铲。(谢瑜婷摄)
大龙潭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东北约1.5公里的大龙潭附近,遗址所处位置平整开阔,周边为石灰岩峰丛地貌,多低矮平缓的坡岗,间有较为开阔的平地。右江自北向南从遗址东面流过,遗址就位于右江西岸的台地上,高出水面约20米。
该遗址在196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范围约5000平方米。1979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揭露面积820平方米。发现遗址的地层堆积大致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扰乱层,含石铲、石片和近现代陶瓷、砖瓦碎块;第二层是结构较为紧密的黄褐色土,含少许烧土、炭屑,出大量石铲和石片;第三层为黑褐色土,含零星烧土、炭屑和石器。在遗址范围内发掘到灰坑20个,其中圆形竖坑15个,袋形坑2个,不规则形坑3个。
2014年3—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隆安县文物管理所对大龙潭遗址再次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地点位于遗址东北部,东面靠近右江,西北与一座当地称为石人山的石灰岩山相邻,北面与1979年的发掘位置相接,南面为大片较为平缓的耕地。根据地形地貌的自然分割将遗址分为两个发掘区。第I发掘区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第II发掘区发掘面积1150平方米。
大龙潭遗址考古挖掘现场。(隆安县文物所供图)
以隆安县大龙潭遗址为代表的桂南大石铲遗存代表了广西最具地域特色的一种史前文化,这类遗存已经被普遍认为与祭祀有关,2014年对大龙潭的发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大石铲文化之前的贝丘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渔猎采集经济,大石铲文化继之而起,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类型。随着原始农业和饲养业的出现,人们逐渐改变了渔猎采集生活方式,而采取了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方式。新石器时代晚期丰富的大石铲遗址的发现,便是这种发展最明显的标志,这也是广西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贝丘遗址发现较少以至逐步消失的根本原因。
望水
90年代在隆安县城北建设林化厂的时候,推土机挖出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石铲坑,那可是不少于二、三百片的石铲啊,最后没有做任何保护,全部搞坏建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