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汉争霸中,刘邦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直到最后靠着一众大将谋臣才打败项羽。
楚军大败后,刘邦见到了一个恩人,一个仇人。
但他却狠心杀掉了自己的恩人,反而重赏了仇人,这是为什么?
推翻强秦项羽和刘邦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会稽郡的营帐中,当时两个人都是起义军的将领,并拥有同一个目标——推翻强秦。
为此,二人并肩作战,顺利在巨鹿打败了秦军。
论起行军打仗,刘邦完全不是项羽的对手。
即便在与秦军作战时,主力也是项羽,刘邦的角色更像个打酱油的,主要在侧面支援。
而刘邦也知道自己的弱点,于是选择扬长避短,笨鸟先飞。
在楚军与秦军大战之际,刘邦率兵从南方绕行,专挑秦军薄弱之处,竟然一路打进了关中,夺取了咸阳。
当初起义的时候,为了激励起义军的积极性,大家约定谁先入关谁就称王。
刘邦第一个入关,自然要被封王的。
可是在巨鹿大获全胜的项羽不干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力最强,战功最大,凭什么让刘邦称王?
就这样,两人在鸿门相遇,进行了一场“生死”谈判。
在鸿门宴上,刘邦这才发现自己和对方的差距,别说两军大战了,他自己都差点死在宴席上。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想都没想,主动让出咸阳,只为保留自己的实力。
好在项羽并未步步紧逼,他对于称帝不感兴趣,反而遵从各地诸侯的想法,按照周制分封天下。
刘邦也得到了西秦之地,虽然比较贫瘠,但好在有了发展的根基。
就这样,他主动烧毁栈道,用来削弱项羽的警惕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精蓄锐,汉军在张良和韩信的调整下,逐渐变得强大,并且夺取了三秦之地,成长为可以夺取天下的大诸侯。
而项羽那边丝毫没有发育机会。
因为在他分封天下后,各地诸侯早就不满固守弹丸之地,都想成为下一个秦始皇。
为了平定天下,项羽只好四处征战,平定叛乱。
看似楚军百战百胜,但对江东之地的百姓来说,连年的征战消耗巨大,底层民众没有喘息机会。
休养了一段时间的刘邦,又能否顺利击败楚军呢?
楚汉争霸汉军休养两年后,再次出兵关中,又联合一众诸侯拉拢起一支接近六十万的盟军。
盟军一路向东南进发,并夺下彭城。
当时项羽正和东北方向的齐国作战,深陷战争泥潭。
在众人互相庆祝,觉得这次肯定能击败项羽,重新分配天下时,项羽只身一人抽调三万精兵,一路南下,轻松攻破了彭城。
当时刘邦正和诸侯们饮酒作乐,听闻楚军已经进城了,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四散而逃。
面对楚军的穷追猛打,刘邦丢妻弃子,但还是被楚军团团围住。
围住他的楚军将领叫丁固,性格圆滑,在推翻强秦的时候,两人的关系还挺好。
刘邦眼见自己走投无路,便冲着丁固求饶:“咱们当年也算是贤朋良友,今日没必要逼死我吧。”
而丁固的为人左右不定,虽然跟着项羽,但他却担心有一天楚军败了,自己也会跟着遭殃。
于是他便对刘邦说:“今天我放你一马,等到我落魄时,记得拉我一把。”
说完,丁固便拍马,给刘邦让开一条生路。
就这样,刘邦重获新生,逃到韩信营帐中,在鸿沟和项羽开始了拉锯战。
项羽行军打仗比较死板,他觉得既然南下攻汉了,就要把刘邦一次性打死,不会审时度事。
而刘邦正好相反,他心思活络,在发现自己不是项羽的正面对手时,便不再主动出击,能拖就拖。
同时,他派韩信和彭越两人绕到项羽后方,争取在其他战场打开局面。
韩信不负众望,他绕到井陉,然后轻取燕赵之地,随后又一路南下,夺取了齐地。
楚军打了好几年的齐地,竟然被韩信轻松夺下。
这让项羽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到来。
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他派人找到韩信,希望能够与之联手,平分天下。
但韩信之前就跟过项羽,自然知道楚霸王是“不能共富贵”的人,于是选择了拒绝。
而刘邦这边毫不吝啬,不断赐爵封地,收拢韩信。
项羽就像只会画饼的老板,而刘邦则是不停地涨工资,别说韩信了,就算一个小兵都知道跟着谁打天下。
慢慢地,大半的天下都归为了汉军所有,而楚军逐渐显露败势。
眼见攻守转变,项羽打算尽快撤军,回到江东地区再谋天下。
刘邦可不会给他喘息机会,于是在楚军撤退路上,暗中埋伏,并联合韩信三十万大军,齐攻项羽。
最终,双方在垓下决战。
刘邦将大军的指挥权尽数交给韩信,而韩信采用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击败项羽。
而项羽走投无路,只好自刎于乌江。
打败项羽后,刘邦又会如何对待投降的楚军?
杀恩人,赐仇人楚汉争霸的这些年,刘邦一直被项羽追着打,尤其是楚军中一个叫季布的人。
这个人是楚地的侠义之士,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
而且他十分勇猛善战,经常率领楚军打得刘邦四处逃亡。
在打败项羽后,刘邦第一时间就下了追杀令,誓死要抓住季布,以报当年对战之仇。
而季布为了逃命,只好剃掉头发和胡须,装作奴隶模样,躲在一个大户人家。
这户人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和刘邦的关系非常好。
他们认为季布是忠良之将,只不过当年各为其主,建议刘邦不要杀他,要重用这样的忠臣。
而刘邦也觉得季布虽然可恨,但天下刚定,不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妄杀忠良之人。
因此,季布得到刘邦的重用,成为朝中大臣。
项羽兵败后,身为楚将的丁固也在四处逃难,他听说季布这样的“直性子”都被刘邦赐为大将,那他也可以。
丁固也屁颠屁颠地跑到汉军阵营中,求见刘邦。
刘邦见到丁固后,不禁心生厌烦。
丁固不知刘邦心中所想,只是一味地谄笑道:“汉王还记得我吗?当年在彭城,是我放了您。”
这让刘邦想起那段不堪的历史,于是将他拽出营帐,对着士兵说:“这样三心二意,左右逢源的臣子,就应该斩立决!”
说完,刘邦直接拔剑斩杀了丁固。
而臣子们见此,都引以为戒,不敢再有反心。
本性忠良的季布反倒成为刘邦的心腹,并且一直活到了汉文帝时期。
由此可见,有恩之人不一定忠良,有仇之人也并非奸臣。
看似丁固有恩于刘邦,如果换位思考,有这样自私的臣子,刘邦肯定不会放心。
而季布遵守自己的原则,更值得信任。